对外开放是金融业在当前发展阶段的关键词。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到,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全球经济进入零利率、负利率的“寒冬”,中国经济则持续复苏,在三季度实现GDP由负转正。在此背景下,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是否可行?
“从对外开放的时点来说,要看到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开放和争取人民币国际化。”美国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契合目前中国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乔虹看来,当前时点推动资本项目开放,有时间优势。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都使得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更加强烈。
“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一方面在做国内大循环;同时,机会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力开发国际市场,增加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机会。”乔虹说。
不过,她同时认为,也要看到现阶段外部环境的表现相对较弱的一面。
“受疫情影响,各国经济还在从萧条中恢复,多国央行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多重因素来看,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面临机遇,也有挑战。”她说。
资本项目可兑换一旦放开,有可能出现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如何防控是挑战之一。
乔虹认为,一方面,国内政策反应较几年前更加成熟、有经验;另一方面,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扩展,中国有能力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较此前有了明显改善;现阶段政策反应更加成熟,这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自由定价、实现完全清洁浮动的定价等都形成了良好支撑。
与此同时,在全球进入低利率、负利率的背景下,中国国内保持低息环境,人民币稳步升值,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在提升。
乔虹认为,需要关注外资进出可能带来的波动。往往外资粘性较差,如洪水一般流进来,对国内的资本项目形成压力,同时对本币升值的压力也会体现。
近期的人民币升值引发市场关注。此轮升值的驱动力是什么?人民币资产是否能够继续巩固它的相对优势?
乔虹认为,人民币的短期汇率波动,是受到货币政策相对紧缩程度预期的影响。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在短期内扭转的空间不大,相对紧缩程度的差异,会给汇率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