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会玲见习记者 许伟
10月24日,由根网科技主办的2020年中国金融衍生品行业峰会在苏州顺利闭幕。
今年9月25日,备受证券行业关注的《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尘埃落定,场外期权交易商资质的申请准入门槛相应放宽。这意味着,场外业务将迎来更多市场参与者,竞争势必激烈,同时也为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据了解,场外衍生品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是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金融工具。作为场内标准化业务的补充,其不仅体现出券商在风险定价、投研、渠道等各方面的差异化优势,极大满足机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可以带动券商的其他业务一同发展,产生业务协同的“多赢效应”。
随着近几年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关人才的积累,我国场外衍生品业务正日趋成熟。中证机构报价系统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场外衍生品月末存续期规模达到8929.77亿元。其中场外互换、场外期权新增规模在7月份增速显著,环比增长53.97%。
根网科技主办的本次中国金融衍生品行业峰会,齐聚监管层、头部券商及私募机构等众多业界大咖,共同探讨金融衍生品发展之路。会议期间,中信证券首席信息官宋群力,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董事总经理余学勤,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杨阳,深圳市衍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章友等头部金融机构的领航人及根网科技首席执行官余婉贞,均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和探讨中国衍生品业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大家一致认同,中国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或将成为业务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技术的变革将在中国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成熟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赋能作用。
首先,与国外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不同,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由监管机构自上而下进行主导。不同监管体系下的子市场相互独立发展且采用不同的主协议体系,每个子市场由不同的监管机构主导,因此在监管标准、产品种类、组织形式、主要参与机构以及投资者门槛等方面并不统一,市场碎片化的问题在近年来不断加剧。业务规模增大后,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则必须跟上。
其次,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升级丰富,机构投资者对于投资品种的范围也在扩大,对于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衍生品的工具运用也日渐成熟。机构投资者对于全球资产统一配置、统一账户的管理,直通式SWAPDMA等多种工具的运用,实际上打通了场外、场内的严格意义边界,最终在产品组合、风险管理、交易对冲上,须实现一体化的管理能力。
再次,相比其它业务,衍生品需要券商具备更精细化券源管理的能力,这成为该业务能否做大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面对未来大量客户的合约诉求,券源池的预约、排期、冻结等簿记工作量必定激增,而券源的智能分配将极大盘活券商的券源标的,降低成本,并有效控制风险。
最后,为更好实现业务扩展,提升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力,券商需要练就更加完整的综合服务能力。一方面,对多销售渠道的管理,产品设计创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快速、精准实现风险对冲,以及更佳的运营效率——实现客户流程智能化便捷管理,都将是提升获客率的重要决胜因素。
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一定是以差异化为制胜关键。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资产全球化配置的发展,投资者结构的转型,对于券商的服务能力也会提出更高要求,而场外业务将是未来发挥券商能力的主要战场。
作为行业老兵,根网科技敏锐地洞悉了市场需求,对场外衍生品IT解决方案投入大量科研力量。秉持着“科技改变金融生活”的使命感,根网科技已成功打造“直通交易、智能对冲”的新一代场外衍生品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打通客户端与交易端,面向全球的资产配置和资产增值一站式服务平台,赋能券商实现场外衍生品业务增长,以科技助力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