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杨洁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9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CPI涨幅重回“1时代”,消费者和商户对物价有哪些最直观的感受?对食品业、养殖业上市公司而言,业绩是否有影响呢?《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和了解。
10月16日11时,在西三环一家果蔬店内,员工们正在各自的品类区忙碌着。一位正在蔬菜区补货的员工告诉记者,最近菜价比较稳定,“而且,北京地区的供应一直比较充足”。
作为重要“菜篮子”产品的猪肉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记者在肉类区观察到,猪肉标价为57.8元/公斤,而此前8月份记者走访该店时为60元/公斤,猪肉价格稳中有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生猪产能恢复,目前供应充足,价格自然平稳或有所下降。”
随后记者又来到丰台区一家大型生鲜超市,正在挑选蔬菜的吕女士对记者表示,个别菜价会有所浮动,但整体物价不高,“每天可能有不同产品有优惠,总体来看价格都挺美丽,有的食品价格甚至比我们老家三、四线小城市都便宜”。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5日至10月1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1%。肉类价格以降价为主,其中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44.13元,下降3.1%;牛肉价格下降0.1%,羊肉价格上涨0.2%;禽产品价格小幅下降,其中鸡蛋、白条鸡批发价格分别下降0.6%和0.1%;水产品价格小幅回落,其中鲢鱼、大带鱼、鲫鱼批发价格分别下降1.9%、1.8%和1.4%;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74元,下降0.2%;6种水果的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各地积极落实好“六稳”“六保”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CPI高企主要是受猪肉等食品价格影响,而今猪肉等食品供给趋紧状况已大幅改善,同时需求恢复仍在进行之中,短期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由此预计四季度CPI有望保持在1%-2%之间的水平。
CPI重回“1时代”是否对相关食品、养殖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保持业绩增长潜力?对此,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分别与某食品业、养殖业上市公司的证券事务部门进行了交流。
“考虑到食品类的刚需因素,影响不会很大,主要还是看整个市场的需求及公司经营情况。”某食品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年初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在餐饮端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在商超、电商等渠道都一直保持较好的市场。同时,该企业已在餐饮端、经销商、C端商超、电商等渠道进行了一定的布局,不断强化供应链水平,打造国内国际市场,“餐饮端的业务也在逐渐恢复中,对第四季度,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信心”。
某养殖企业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猪肉价格回落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需要做好自身工作。一方面要降低养殖成本,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提升产能,来抵御风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更多要布局中长期战略定位,做好企业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