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斗导航应用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期,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上海将如何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
作为上海首批全球推广的特色产业园区,成立于2013年的北斗西虹桥基地已集聚了创新企业百余家,推动了上海北斗导航产业年平均近30%以上的快速发展。
9月30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了位于上海青浦的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
“目前国内高精度板卡80%以上都是自主生产。接下来,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将全部向北斗切换。”上海西虹桥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郁宏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其实,不管是交通运输、气象测报,还是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郁宏伟举例说,目前上海市公共交通领域已100%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另外,不管是手机还是骑行的共享单车都有北斗导航提供的服务。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产业产值贡献率达60%至80%,总产值达2400亿至3200亿元。
在应用产业层面,北斗产业包含基础产品(例如导航型芯片、模块)、行业及区域应用、大众应用等。
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曾对记者表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正式提供全球服务后,下一步就是关注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和“+北斗”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潜藏较大机遇。
接下来北斗西虹桥基地将如何服务全国?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正在开展上海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通过加强科技攻关,探索提升北斗导航产业创新能级。
北斗功能型平台将以长三角示范区为典型应用场景,承接科技部构建跨城市群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集成构建和示范应用的重大项目。具体来说,主要围绕打造国家级示范园区和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个方面。
比如,围绕复杂场景高可用高精度融合导航技术提供研发、标准、测试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技术共性服务,建成场景适应性导航技术研发支撑体系。依托长三角区域各优势单位,基于上海已有特色、创新应用,全方位、多层次制定应用领域的团体标准,并快速推广到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华测导航、联适导航、威固技术、海积信息科技、川土微电子等100余家“北斗+”企业在该园区落地。其中,在创业板上市的1家,新三板挂牌的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