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硅料和硅片热潮之后,光伏行业相对低调的上游耗材产业链也在迎来持续的上涨行情,例如,切割光伏硅片必不可少的高硬脆切割耗材金刚线,正蓄势待发。
“金刚线耗材和光伏硅片的产量呈正相关。”金属线材制品企业恒星科技(002132.SZ)副总经理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随着光伏平价时代到来、装机量的不断增长,硅片企业纷纷扩产,因此,上游切割耗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是未来两年切割耗材的增长逻辑。
目前,主要的单、多晶硅片生产厂商已全面采用金刚线切割工艺,金刚线的需求量按应用领域和环节划分,用于光伏晶硅切片的金刚线用量最大,占当前金刚线总需求量的比例超过90%,因此,金刚线的市场需求主要受下游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影响。
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片硅片耗用电镀金刚线约1.5米,现在硅片又在不断向大尺寸推进,整体对金刚线的消耗还会再向上增长。“因为金刚线是一次性消耗产品,只要切完了硅片就消耗掉了,因此有新的硅片产能,肯定要有相应的金刚线产量来供应。”李明这样解释金刚线的市场增量空间。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在硅片切割线领域,主要有美畅新材、三超新材(300554.SZ)、岱勒新材(300700.SZ)、东尼电子(603595.SH)、高测股份(688556.SH)、恒星科技等公司,其中,根据美畅新材的IPO招股书,其2019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7.31%,
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恒星科技的金刚线月产量达到30万公里,预计在今年内将实现年产600万公里的目标,届时月产量将达到50万公里。从需求方面来说,现在市场的需求也比较旺盛,恒星科技目前基本处于满产状态,预计接下来产能达到50万公里/月之后,也将继续保持满产。
对于下游光伏装机增长对上游切割耗材产业的格局影响,李明认为,目前行业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供给量。“客户现在是有需求的,光伏平价到来以后,增量是存在的,那么哪家公司的供给量能上去,能抢占市场份额,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中泰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冯胜表示,目前我国金属制品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降低导致利润下滑,但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却保持增长,表明市场正逐步向大型企业靠拢,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2015年金刚线实现国产化并规模生产后,产品价格迅速降低,由2012年约1元/米的单价下降至约0.06元/米,国内厂商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日本厂商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厂商的产能逐步扩大,国内厂商在技术及产能上基本完成了金刚线的进口替代。
但李明同时认为,随着行业供给量的提升,未来或许会迎来一段价格的厮杀期,行业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或技术升级来降低成本,例如恒星科技从前端的钢材加工到成品端实现了一体化,能够将各个环节加工费用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成本上创造了竞争空间。
今年以来,包括隆基、晶澳、通威在内的多家龙头企业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大批扩产计划上马,光伏板块的热度也从硅片、组件、电池片企业,一路向上蔓延到了产业链上游,如硅料、玻璃、切割耗材等企业,均受到光伏板块利好的影响。
除了硅片产业链上的金刚线外,组件产业链上游的光伏玻璃也是近期热点。根据PV InfoLink最新数据,光伏玻璃已经从年初的23元/平米已上涨至目前的30元/平米,供应紧张是价格上涨的直接动力。光大证券分析师殷中枢认为,由于玻璃扩产速度远不及组件,加上适逢市场旺季,玻璃供应紧张的情况将延续至年底甚至2021年,光伏玻璃或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产业链最大的供应短板。
9月28日,恒星科技、晶澳科技均涨停,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股份、阳光电源(300274.SZ)、固德威(688390.SH)、福莱特(601865.SH)等光伏产业链股票也全线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