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新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带有“保证续保”条款的长期医疗险可以在后期进行费率调整。这一规定打破了过往医疗险无法做到“长期保证续保”的束缚,让终身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变成了可能。
今年9月1日,平安健康险上线业内首款20年期保证续保医疗险,未来是否会引来业内的“效仿”?对于长达20年的续保周期,在医疗通胀等现实问题下,保险公司应对赔付上升的风险有何妙招?当下的保费,和长远的客户到底哪个更重要?近日,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CEO杨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透露了公司布局长期医疗险背后的最新动向。
长期医疗险不会陷入恶意竞争
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长期医疗险的调费规则做了更加详细的规范:“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应当以单个产品为单位进行费率调整。首次费率调整时间应当不早于产品上市销售之日起满3年,每次费率调整的时间间隔不得短于1年。”
在此背景下,行业首款20年期保证续保产品浮出水面,再次突破目前市场上百万医疗产品的保证续保期间,推动短期医疗险向长期医疗险转变。从客户角度而言,对于短期医疗险产品“保证续保”问题关注的背后,是消费者希望拥有长期的医疗保障的巨大需求。然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首吃螃蟹者”并非没有顾虑。
“我们一直积极参与这个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从风险角度,医疗险是报销型产品,未来的费用支出是不确定,这跟定额给付型产品不一样。”杨铮称。
杨铮认为,健康险的本质是管理健康风险,包括做健康促进,帮助用户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平安健康险始终做三件事,一是保险保障本身,围绕用户端,在产品设计上推陈出新;二是健康管理,做好健康前置,帮助用户更健康;三是医疗服务,累积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在其看来,要做好上述三点,离不开科技的赋能。
“当保险公司没有建立自己的用户来源能力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大流量公司把持的渠道,高企的渠道费用、加之自身的管理成本,以及逐渐上升的赔付率,整个行业静态盈利就会陷入亏损境地,很多公司可能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杨铮预判。
在健康险市场,有险企采取“锚定竞品”策略,即完全根据市场价格而非风险因子来进行自身产品定价,在杨铮看来,这种恶意竞争也会破环健康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对于长期医疗险经营而言,由于对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报备过程中已与监管做了多轮沟通,希望把医疗险与健康管理更好的融合,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预防应对潜在风险。
“健康信用”背后的两层深意:用户良性循环,公司风险可控
据了解,依托于健康管理体系,首款20年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将费率与健康信用挂钩,平安健康APP用户如开通健康信用,累积健康信用分,第二年续保时可享最高20%的费率优惠,费率优惠目前设置为五档。
在杨铮看来,“健康信用”的推出,体现了保险公司的角色转变——从“治已病”到“防未病”,从“被动理赔”到“全流程管理”。其背后有两层深意:一是通过健康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平安健康APP用户可通过健康行为获得切实的保险权益激励,有助于形成“越运动、越健康、越奖励”的良性循环;二是对于健康险公司来说,能更好地控制风险和赔付率,维护保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16年起,国家开始大力提倡“鼓励预防,减少医疗需求”的解决方案,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强调“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将健康提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平安健康险在该领域持续加码科技的投入。
日前,平安健康险发布的《健康信用白皮书》显示,三年时间,HelloRun健康管理计划已帮助1100万用户管理并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同时,已有超过459万HelloRun用户获得了免费赠险保障,平安健康险提供的保额超过2782亿元。聚焦到保障维度,数据显示,健康信用分值越高的用户,出险率越低,生病越少,且医疗费用更低。此外,健康信用分值高的用户保单持有率更高,其保障意识更强。
杨铮称,从Discovery近二十年的实践来看,健康管理对健康险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续保、和改善赔付等方面。从长远看,更健康的用户会留下来,续保率将会明显高于同行。Discovery是南非最大的健康险公司,2010年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平安健康险。
“健康管理对续保、理赔的影响是肯定的。”在平安健康科技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冯晗看来,四年来,平安健康险不断创新“健康信用”概念,把信用标签贴在年轻的线上客群身上,开发个性化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形成平安健康险独有的获客思路。而通过与用户更好的互动,对于健康险的普及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