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全球三分之二CT中国造 本土医疗器械创新仍是考验 苹果跌入熊市科技股上演多空对决,抄底资金能否全身而退? 露笑科技切入5G通讯核心材料领域 碳化硅业务获实质性进展 国联证券正筹划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两券商21日起停牌 宁波银行“票据好管家”上线 为企业提供票据解决方案 濮阳启动2020年全国科普日暨校园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 突发!雅西高速一桥梁因山体垮塌断裂,交通中断 中秋国庆罕见“同框”!出游注意:5A级景区严格落实分时预约 日兰高铁主跨180米连续梁拱桥成功合龙 收藏这份“霸气”!超豪华战机高清壁纸来袭 嫦娥五号计划年底前发射 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 坐着高铁看中国 十月一日出发! 陕甘宁边区如何开展司法调解工作 外交部:希望布兰斯塔德今后继续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外交部:赞赏加拿大卫生部长对中方抗疫举措的客观公正评价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陕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倡议建立阿尔茨海默症全病程管理体系 重庆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 嫦娥五号计划2020年年底前发射 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 精锐尽出 贵州未脱贫地区最后的“山头”之战 全球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有何“粮策”? 嘉银金科创立准点企业服务平台,布局万亿市场拓业务新增长 一周药闻丨吉利德210亿美元布局ADC药物,以岭两款药物在美上市 万科物业CEO回应被送“收钱第一名”锦旗:冷静下来,看行业是什么 科创板即将迎来第一家车企:传统车企击败造车新势力 LG化学vs宁德时代:富二代学霸上位史 CRO/CDMO突围进行时 苹果在中国增加第六代智能手表和iPad零部件产量? 竞购辉山乳业,越秀集团与新希望集团谁能胜出? 大健康投融周报丨复星医药收购易研云,6家企业更新融资动态 江苏省企业一周“融榜”:宏观趋势、中观战略与微观战术里找到平衡点 再迎潜在重组方,负债累累的辉山乳业价值在哪 海信明年激光电视产能将翻番,技术迭代速度、生态建设成挑战 新车险来了:4亿车主迎来“加量减价”,险企纷纷签出首单 两年半逾600家上市或挂牌企业被处罚:违法事由集中,实控人频频涉刑 卡倍亿澄清非特斯拉概念,四连板后游资狂欢该停了 助力邮轮经济,2020上海邮轮游艇旅游节拉开帷幕 金秋购物旅游季,商旅文联动专线启动 核能老专家撰文批评科研“忽悠” “核5G”再受质疑 北美观察丨疫情下的美国:养老院危机至今无解,老人遭身心、财务连环打击 【幸福东北】走进吉林梅河口,破译东北生活的幸福“密码” 北美观察丨疫情下的美国经济:近半家庭遭遇财务危机 这日子太难过了 【幸福东北】鹿乡致富经:放大梅花鹿产业优势 幸福由鹿而起 全球调查发现:美国形象和特朗普个人形象在疫情期间跌至历史低点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鼓舞中国生产者 【幸福东北】吉林省梅河口市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提升城市吸引力 【幸福东北】“新红旗”用技术实力诠释幸福东北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海南227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医保国家异地结算系统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GE全球三分之二CT中国造 本土医疗器械创新仍是考验

2020-09-20 18:11:10来源:第一财经

“1897年GE的第一台X光机进入苏州国立医院,1935年我们就进入上海长征医院。一百多年来,我们对中国的承诺都没有改变。”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在9月19日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上表示。

外企掘金中国智慧医疗黄金时代

张轶昊表示,GE在中国的目标是要实现全面国产化,提升中国战略。他说道:“GE在1990年就和中国合资成立了GE航卫(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进行CT的生产,现在这个工厂供应了我们GE全球三分之二的CT设备。”

如今GE医疗正在与中国开启下一个30年的合作,而这个时代恰逢智慧医疗的爆发期,同时也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重要时间窗口,GE重申对中国的承诺意义重大。

张轶昊称,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出口最多的公司就是GE。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GE不仅没有减少对中国的投入,反而是加大了投资,并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把X光机和呼吸机全部转移到中国生产制造。

“GE医疗已经把我们最高端的磁共振系统搬到天津来生产,把最高端的移动X光机搬到北京来生产,还把最高端的呼吸机搬到了无锡生产,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受益于最近推出的一系列与优化经商环境相关的政策。”他说道,“GE医疗的信心比一年前要更强了,相信中国一定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双循环的基础上推动发展。”

GE航卫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和强日前在公司位于北京亦庄的CT工厂向第一财经记者展示了其智能制造生产线。陈和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GE航卫在中国发展30年,带动了一大批中国本土供应商走出国门。在CT的供应链上,超过80%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完全的本土化,并出口到全球市场。

利用全球的创新技术构建中国本土的生态系统,与本土的临床应用相结合,是过去几十年来跨国医疗巨头在中国谋求发展所采取的普遍方式。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西门子医疗在中国提出了“两个抓手”,其中一个是把全球技术在中国加速落地;另一个是借助西门子工业4.0方面的优势,来实现医院的互联网化。

飞利浦大中华区的副总裁陈胜裕也表示:“飞利浦希望将全球创新与中国本地生态和临床的应用结合,加快中国生态系统建立,利用创新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

创新机制比创新资助更重要

然而,在跨国巨头大力发展中国本土生态系统、培育供应链的同时,一些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业内呼吁要提升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实力,同时加强国际的跨学科合作,真正让高科技产品在国内发展起来。

9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的推动下,东方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在苏州成立,这也是国内成立的首个致力于心血管医疗器械国产自主研发的平台。苏州已经聚集了上千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包括世界级医疗器械企业及国产龙头企业。

葛均波院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强调了医学和工程、信息等交叉学科技术领域结合的重要性。他以心血管介入器械为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心血管介入器械是当前医疗器械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我国政、产、医、研、资各方合力推动了其快速发展。”

葛均波强调,唯有创新才是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拥有创新的机制比对创新的资助更重要。他还表示,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平台能够加速提升中国的原创能力,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表示:“药监局是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现者,药监局将协同有关部门,加快出台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徐景和称,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应该夯实基础,加速推动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迈进,完成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型,推动国产替代,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此外,中国还应用好国内国外联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竞争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医疗器械企业想做大做强,必须参与国际合作。”徐景和表示。他还提出强化体制建设、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强调医疗器械企业一定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按照标准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