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想结汇了!但又怕后面继续升值。”
面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营销主管肖筱的心理颇为矛盾。
由于平时的订单是在出货90天后才结算,而下单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还是7.1上下,如今波动至6.8左右,直接损失4%,“纯利一下子就被升值给升没了”。
在逆全球化和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原本就复杂的外贸形势愈加严峻。近期突然而至的人民币升值,令其外贸生意雪上加霜。
虽然汇率波动是久经沙场的外贸企业并不陌生的风险,然而,重重压力下,落下的稻草也变得沉重。
净利消失、提价艰难
对于布艺玩偶、服装面料这类薄利的外贸产品来说,人民币升值4%,是直接吞掉了大部分订单的净利润。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服装的外贸订单分为春夏季和秋冬季,2020年的秋冬季,出货旺季是在6~8月,而结汇高峰却是在9月之后。这也意味着,大规模下单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是7.1左右,到了结汇时直接变成了6.8多一点,幅度之大,对于服装这样的大宗商品来说,损失可以想象。
为了缓冲汇率风险,公司平时会对部分出口产品采取锁汇举措,但孟卓坦言:“这次人民币突然升值有些出乎意料,升值速度也比较快,很多还没来得及锁汇。”
锁汇是指远期结售汇业务,即确定汇价在前,实际外汇收支发生在后。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部分外贸公司会采取提前锁定汇率的方法来减弱双向波动的风险。
然而,锁汇本身也有风险,在未来汇率趋势比较明确且稳定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提前锁汇来降低汇率大幅提升或下降带来的损失。但如果判断不准确,锁汇反而会影响利润。
几年前,人民币的走势突然从升值转为了大幅贬值,就打了孟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也让他们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叫停了锁汇操作。
苏州猛狮智能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宪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平时会对部分产品做锁汇,但锁得不会很准,因为这几年的汇率升降比较频繁,周期特别短,不像以前升降的周期比较长,也容易预判准确。
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出口成本增加的企业自然希望提高售价,但在当前的外贸形势下,想要提高售价何其难。
在服装行业,最近刚刚开始谈2021年春夏季订单的孟卓深有体会。要想在仍然严峻的形势下获得订单,低价几乎是前提。
而在肖筱的邮箱里,躺着不少海外客户发来的“杀价信”。
“都是老客户、老产品了,但每次翻单,他们就会杀价,威胁你如果这个价格不做,我就去找其他供应商。”肖筱颇为无奈。这也让在议价方面处于被动的他们,想提价又不敢,“客户对价格控制得非常死,而中国市场太大了,你不做,总有人做。”
随着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能部分转移到了东南亚,客户杀价愈加激烈——上海找不到便宜的,就去上海周边,中国市场找不到便宜的,那就去越南、去菲律宾。
肖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去年公司还接着一笔毛绒拖鞋的生产订单,而今年这笔订单全部流到了柬埔寨,“客户在那边设点了”。这笔订单规模不小,占到肖筱所在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0%左右。
自救和“救星”
在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多重打击下,即将迈入最后一个季度的多数外贸人已经做好了“今年不可能容易”的心理准备。
如今因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雪上加霜,让外贸企业的生存更加不易,也让自救和转型变得愈加紧迫。
对肖筱来说,他们的“救星”是国内给力的消费市场。
“外贸日子不好过,希望寄托在内销了。”肖筱说,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出口额预计会比去年缩水四成。但让她欣慰的是,今年的内销订单至少比去年翻两番,已经实现了与外销对半开的成绩,也弥补了出口骤降的营收缺口。
徐州海兰特桑拿设备有限公司的“救星”是新产品与电商。该公司副总经理李颜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老款提价不容易,那就多推出一些新款,价格可以适当提高,“只要有新品,三分之一以上的客户就会选择价格高一点的型号。”
在李颜廷看来,新款可以让海外的客户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也是他们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守住订单以及利润的关键。和以往每年推出10款新品的速度相比,今年公司推出的新品预计将达到15款左右。
另外,通过向电商转型的努力,李颜廷所在公司今年的线上订单明显增加,在线下订单普遍推迟的情况下,线上订单的占比已超过一半。他表示,今年的出口额与去年持平应该不成问题。
诸暨航丰针纺织有限公司也是出口转内销与电商转型的受益者。该公司总经理密丰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航空业是在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也让专门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抱枕、毛毯等纺织品的公司遭遇了出口订单骤然降至零的挑战。
经过2个多月的试水,公司的电商转型已有起色,从保持工厂正常运转,到供不应求,密丰运开拓出了新的销售渠道,也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目前,公司的海外进账比较少,“出口韩国的订单已经开始生产,而美国的还没有。”
危中寻机
和服装、纺织等传统行业的出口相比,在疫情中“因祸得福”的自行车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出口逆势上涨,甚至迎来井喷,这让他们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权。
义乌隆达车辆商行经营户吴亚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是做生意20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和以往新年和圣诞节前后才是旺季不同,今年从5月开始就已出现了出口旺季。供不应求的市场,让他们在交易中选择了利于自己的方式,比如所有订单都以人民币结算。
“由于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担心会对结汇有影响,就全部定下以人民币结算,也不用担心汇率波动了。”吴亚萍告诉记者,有的客户提出想做信用证,也被拒绝了。根据她的估计,今年的出口至少是去年的3倍。
作为行业内较早参与出口电动自行车制造和销售的公司,苏州猛狮智能车辆科技有限公司的二季度出口额也提高了2.5倍。对他们而言,海外市场增长最快的是美国,随后是欧洲地区。
曾宪胜表示,虽然行业逆势增长,但疫情和美国大选等因素,对于公司的海外服务仍然有较大影响,而且未来局势也较难判断。为了缓冲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他们已经在布局海外的组装厂,并计划立足线上销售,锁住更多的年轻人群。
关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在外贸行业20多年的孟卓也看得很远。
孟卓认为,人民币保持高位让外贸出口更艰难了,但也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的占比,防止中国资金外流,以及增加进口以减少与美国等国的顺差等等。这些带来的益处可能远远大于出口量暂时减少的损失。
所谓危机,向来是危中有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提高产品附加值,尝试加大进口及开拓内销市场,也不失为企业更长远的应对之策和转型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