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妍
监管出重拳,银行业再现亿元级罚单。日前,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称,前期,中国银保监会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对包括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五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合计3.2亿元,其中有两家银行被罚金额均超1亿元。
上述被罚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贷款、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内控等诸多领域,其中涉房贷款违规依然是吃罚单的“高发区”。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10日(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包括银保监会、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在内的金融监管系统,对商业银行(包含个人)开出的罚单数量至少超过2000张,其中不乏千万元级别以上的大额罚单。
日前,民生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在展业中存在多达3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没合计1.08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银行业收到的罚金最高的一笔罚单。其中包括: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486.47万元,并对8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别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被处罚的8人多为民生银行多地分行管理层,包括分行行长、支行行长以及部门副总经理等。
无独有偶,还有一家股份制银行因多达31项违法行为收到亿级罚单,罚款共计1.01亿元,并对7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共计70万元的处罚。
涉房类贷款违规,往往成为银行受到高额罚金处罚的一大诱因。上述被罚1.01亿元的股份制银行,在罚单列举的31项违法违规事由中,有多项与涉房类贷款有关,其中包括: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用于偿还股东垫付的土地出让金;通过理财非标投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以保险类资产管理公司为通道,违规将存放同业款项倒存为一般性存款等。
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开出的千万元级罚单并不少。银保监会8月份公布的信息显示,有多家银行收到千万元罚单,其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上述多张千万元级罚单中,银行的违法违规事由无一例外都涉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其中违规涉房贷款仍是监管的重中之重。由此足以看出,监管部门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现象的监查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监管、严监管已成常态化,后续除了信贷领域的违规外,还有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大数据保护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也会成为监管的重点。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有两个意义。一是防止经济过度房地产化;二是防止房地产过度金融化。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
从今年以来整体罚单情况看,无论是数量还是处罚金额,都体现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强,特别是涉房贷款违规方面更是银行违规罚单的重中之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监管部门对违规银行开出大额罚单的做法,体现了金融政策从紧的导向。今年银行贷款额度相对充裕,不排除出现很多违规或过于任性的贷款内容,导致各类贷款风险增大,甚至会影响贷款秩序。大额罚单的开出,是为了更好落实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导向。
“金融业的自我革命,不能只依靠金融监管部门。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正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对于经营货币信贷的金融业而言更显重要。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公司治理既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存在大股东控制现象。”董希淼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应抓住完善公司治理这个基础工作,从股东资质、关联交易、组织架构、考核激励等方面着手,理顺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同时,紧抓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等重点工作,进一步降低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的层层嵌套,打击任意加杠杆、加链条和监管套利等违规行为,规范合作业务的发展,减少资金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