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如何创造更为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等都是上海“十四五”规划要回答的问题。
8月28日上午,由上海市“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畅想上海未来五年・听你说 “十四五”规划市民大家谈》活动在上海中心22层举行,来自各个行业的上海市民从城市发展、社会治理、民生关切三个方面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市民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对于下一个五年上海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民建上海市综合工作委员会主委汪亮提出,在宏观层面,要把握城市战略功能定位,支持本土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主体“走出去”,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市场布局。在微观层面,要把握战略任务的分解实施,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建设,使上海成为中国本土企业走向世界的坚实后方基地。
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周杰提出,建设高效率、数字化的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建议研究成立政府共享服务中心,提升规模化效应,将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上海市数字化应用、大数据应用的集散地,引领国内外其他城市建设共享城市、数字化城市。
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高级总监刘晔青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要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保护民营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利。
“建议一网通办的流程设计更多从便利企业办事的角度进行完善;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准入准营,为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刘晔青表示。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提出,上海本地和长三角地区的休闲娱乐设施日益成为上海市民的重要休闲目的地,建议在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建设目标内增加“文创中心”的建设内容,形成“文创与科创”双轮驱动模式,将上海建成能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相媲美的国际“科创中心和文创中心”。
在社会治理方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沙永杰作为知名“社区规划师”,提出超大规模城市中的社区,尤其是中心区域的社区,应与城市发展同步。
“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从社区全面发展角度,突破一些既有思维模式束缚,汇集政府、市民和市场三方面力量,探索创新性、实质性的举措,找到上海社区水平大幅提升的路径,在社区层面体现出城市能级的提升。” 沙永杰表示。
上海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国平认为,“十四五”交通规划要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尽快完善《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省级监管层级,加快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引进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力争成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
民生问题中,养老、老旧小区改造、就业等问题成为基层群众的关心重点。
上海民办永昌学校预初学生毛子谦提出“公共空间的错时共享”,在加强各楼宇自身安保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创意园区将外部公共空间在下班后开放出来,供周边居民休闲使用,从而实现这些小微公共空间分时共享利用,“白天为园区服务,晚上为社区服务”,达到“1+1>2”的目的。
“开门问策”编制规划
“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上海来说,是向全面建成“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如何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马春雷介绍,上海市发改委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门做研究”,自去年起就发布48项研究需求,总计形成了各类研究成果达200多项。与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共同开通的“畅想上海未来五年·听你说”公众建言平台,自今年6月启动“十四五规划”建议征集以来,已经通过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市政府门户网站、上海发布等各渠道征集到超过800条建言,主要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大民生领域。
此外,各区发布的“十四五”建言平台初步汇总各类意见建议达2万多条;还有市人大、市政协、团市委等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超过2000条。
今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打造一个渠道平台,保障人民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主任王剑华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智慧,群众的智慧推动城市的创新和进步。“十四五”规划编制要坚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让人民群众成为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十四五”规划的市民建议征集活动会持续进行中,后续还会有“上海市民未来美好生活意愿调查”等一系列活动,而通过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市政府门户网站、上海发布等线上平台的征集也会持续到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