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我国首家获批的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正式宣告成立,这家百年老店站上一个新起点。这也是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提速的一个风向标:一个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与竞争力的新时代正大步走来。而随着这个巨无霸不断扩大业务版图,中外保险巨头之间的真正较量一触即发。
友邦历任掌舵者亦从不讳言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之深,今年年初聘任李源祥为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便是一个重要信号。这位既有全球“金融+科技”管理经验,又深谙中国本土市场经营之道的友邦新掌门,将在扩展中国市场上如何排兵布阵?进入二三线乃至更加下沉的区域市场时,友邦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策略?
对于外界关注的这些问题,李源祥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进行了全面剖析,这也是他履新友邦后首度直面媒体。“友邦第二个百年将从这里启程。友邦人寿成立后,会聚焦10至12个省份去拓展新网点,当然,意义远不止地域拓展。”
未来业务聚焦10至12个省份
2020年初,友邦新老管理层交替之际。时逢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速,科技全面地渗透到保险业务的各个环节,友邦亟需一位既懂保险又懂科技,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本土经验,并善于将国际先进保险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复合型掌舵者。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有过从业经历,在中国保险市场工作长达20年,有着丰富的“金融+科技”管理经验……作为中国平安“海外军团”曾经的领军人物之一,李源祥身上的这些标签,使其被视为友邦新掌门的最合适人选。在友邦集团董事会层层筛选、面试后,这位友邦第二个百年首任CEO的任命,获一致通过。
友邦人寿由友邦上海分公司改建而来,即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下称“分改子”)。友邦“分改子”的获批,受益于这一轮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提速——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外资保险设立寿险公司须采取合资形式”这条限制退出历史舞台,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展业可申请独资。
友邦人寿的成立,意味着友邦有望突破在华多年的政策限制,将业务经营范围从目前的七个地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深圳、天津、石家庄),拓展至更广泛的区域。
对于未来分支机构的布局思路,李源祥透露,将会聚焦在10至12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产人群数量较多的省份,预计可触达的潜在消费群体规模是友邦现有中国内地7个市场的4倍之多。
中国其实已持续多年位居友邦全球成长最快市场之位。业内人士认为,以目前的业务增速来看,在考虑“分改子”获批,后续进入更多城市,新掌门人带来新思路、新气象等之后,不出意外,中国内地将很快会成为友邦最大的市场。
意义远不止于地域拓展
“分改子”获批,对友邦的意义,远不止于地域拓展,而是体现在多层次、多维度的运营和发展上。
一是友邦人寿成立后,组织架构更加优化、灵活,让友邦可以更快速地做出市场反应。分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将得以重新梳理,实现更加高效、敏捷的运作。
此举有望改变以往各地分支机构在日常经营业务上各自作战的局面,实现共享运营平台。共享运营平台带来的规模效应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留出更多精力与资源集中投入到持续提升用户保险服务体验的工作中。
二是友邦人寿成立后,友邦在内地将拥有一个统一且独立的法人实体,除了能够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区域外,其在内地市场的业务内容与模式也将拥有更多可能。
理论上,友邦人寿的投资组合、商业模式都会从“分改子”中获益。“原本没有办法参与的领域,比如,投资房地产、PE、互联网保险业务等,未来都有机会去研究。当然,我们会在合理分析自身发展策略、竞争优势与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去寻找这些机会。”李源祥说。
友邦的“变”与“不变”
疫情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与作业方式,客观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实现业务拓展及发展,友邦将如何制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李源祥向记者道出了友邦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坚守长期主义”的友邦铁律。即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保险姓保,专注保险保障主业,以价值为导向,绝不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规模。在这样的战略下,友邦坚持走“营销员渠道、保障型产品”的渠道及产品策略,也不会变。“我们追求的是有价值地增长,拒绝大进大出、大起大落。”
如何继续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一步在保险机构向线上化转型的道路上赢得先机,已然成为各家保险机构角力的重点。在与李源祥的对话中,记者明显感觉到,这家百年老店越发强调科技的重要性乃至战略地位,并开始将科技定位由过去的业务支持转为引领业务发展的驱动力。
“未来3年,我们肯定会加大对科技建设的投入,提升服务效能,提升队伍产能,提升客户体验,降低经营成本。”在他看来,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利用包括科技手段在内的创新形式服务人,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不难看出,无论是对“长期主义”铁律的坚持,还是对科技定位的再思考,友邦正从顶层设计上搭建出一个既符合大势所趋、又极具自身特色的中国市场发展策略。辅以强大的专业人才团队与能力,高效的执行力,这将是未来友邦人寿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