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斯会: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在接受新华社和央视采访时表示,下半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就此,今日本报从扩大内需、国企改革以及投资三方面,采访业内专家和学者,深度分析我国下半年经济形势。
本报记者 昌校宇
“目前课外学校仍未恢复线下上课,孩子还在家里上网课。”8月6日下午4时,北京市市民辛向荣(化名)正在家中陪孩子写网课作业,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足不出户就能上课原本是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没想到在孩子这儿实现了。
上述在线教育模式只是当前新型消费的一个缩影。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消费从线下向线上“迁徙”,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直播带货、门店到家等新型消费开始“走红”,不仅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刺激消费回补,还深刻地影响着产业形态、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接受新华社和央视采访时表示,下半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将加快推动智慧零售、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消费是消费领域新的突破点。其中,智慧零售要求零售从根本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背后是物流、互联网和科技等领域的共同提升和深度配合,一旦智慧零售得到较快发展,意味着消费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减少,反过来会刺激消费增长;在线教育代表了一系列线上服务业的崛起,相当于在原来服务业“消费蛋糕”中新增了一层“奶油”。未来,新型消费将是拉动消费回升、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循环更加顺畅的一大利器。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次“点名”新型消费,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4月30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到,推进消费类电子产品升级。6月10日,北京市商务局官网发布《北京市促进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方案》提到,培育消费新模式,打造智慧新生活。一是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二是开启数字化新生活;三是拓展线上展览促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策层面正加大对新型消费的支持力度外,国内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辛向荣对记者表示,未来他会增加孩子线上课程的比重。“第一,在时间安排上,家长的裁量权更大,不但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而且上课时家长也能旁听,课后可以更好地督促和辅导孩子。第二,节省了接送时间和交通成本,提高了孩子出勤质量。第三,节省了学习费用。线上课程的费用往往较线下课程的费用低,且学习效果也不错。”
边看直播边下单已成为家住上海市普陀区胡岚(化名)的“每日例行工作”。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现在不是需要什么再去网上买什么了,而是在闲暇时间通过看直播来发现自己需要什么而买什么。目前为止还未踩过雷。”
对于新型消费的发展趋势,陶金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变化几乎是消费行为的唯一决定变量。新型消费的作用在于在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体验、加快消费速度等渠道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服务,从总量上看呈现出消费增加、消费升级等现象。因此,不论从微观体验还是宏观效果来看,新型消费的发展都将得到更广阔的空间。当然,新型消费也需要依靠更深度的应用,以及合理的商业模式配合,才能在未来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