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于7月31日建成开通,接下来在应用层面将有哪些空间?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而且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中北斗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所知道的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精准测绘就是北斗立下的功劳,在救灾减灾车辆的运输方面,北斗也提供了高精度的基准服务。今年水灾抗灾过程中,北斗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在形变监测、提前预警、转移人员、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冉承其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冉承其表示,北斗应用前期取得很大进展,卫星导航产业产值2019年超过3450亿元,但和系统建设成就来比,北斗未来应用道路依然漫长。接下来将从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开放、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注重科研创新几个方面来推动北斗系统的深度应用。
“我们呼吁各个省市各个地方关注北斗的新应用,高精度一定是北斗今后无往而不胜的一张牌。”冉承其说道,如果用了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开车可以实现车道级导航。叫一个出租车,可以让出租车闭着眼睛开到你的脚底下。
在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看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正式提供全球服务后,下一步就是关注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和“+北斗”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潜藏较大机遇。
裴凌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平时用手机就可以定位导航,所以对于高精度的感受不明显。但是对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来说要求的精度会更高,而目前的手机导航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需要靠卫星定位增强的技术,依靠天上或者是地面上建的这种参考站,把一些误差修正掉以后告诉用户。
“原来手机可能定位可能存在5米、10米的误差,如果用这种精度的导航去做自动驾驶就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高精度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裴凌说。
冉承其3日也表示,在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方面,卫星导航特别是北斗系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支撑作用。北斗系统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短报文服务,短报文服务就是在没有任何地面移动通信网支持下可以发短信,北斗三号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提升到单次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可以传图像、发语音。
“我们有全球的星间链路,正是因为有星间链路功能,我们拓展实现了全球短报文,每个人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没有移动通信,都可以靠北斗提供通信的手段,所以北斗的第一大特色服务是北斗的短信服务。”冉承其说。
他说,另一个重要的特色服务就是高精度应用。我们靠天上的卫星系统,地面建了一张高精度增强网,中国境内接近3000个地面站,最高精度能够实时处理到厘米级,事后处理可以到毫米级的高精度。形变监测、泥石流这种变化,就是在毫米级的运动上,如果靠这套系统加上相应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实时的形变监测,包括铁路、边坡有泥石流的地方,可以提前预警、转移人员,为抢救赢得时间。
冉承其举例表示,今年在他的家乡湖南石门县,装了一套北斗监控系统,有一个镇上出现了泥石流滑坡,依靠北斗系统提前预警、提前转移60多人。另外,除了导航、授时之外,北斗还有很多增值服务,如短报文、星基增强,还有一个特色服务是国际搜救服务,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组织,在海上遇险救灾,船只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射求救信号。
“以前国际搜救组织标准都是单向链路,你只发出去,自己并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收到,有没有人在组织抢救你、在出动救援力量。北斗因为强大的通信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地面运控站收到信号以后,我们发一个信息告诉你,你发的求救信息我们收到了。”冉承其说。
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下称“千寻位置”)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合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建设,今年内将同步提供全球增强服务。他们提供的高精度时空服务,类似于“增强版北斗”,将互联网能力带入卫星导航产业,融合云计算、智能算法、大数据,让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获取这项服务。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北斗全球组网部署完成以后,将从一个区域型亚太系统,转变为覆盖全球的服务系统。这个改变可以让中国的全产业链受益,尤其是芯片和终端产业。
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产业产值贡献率达60%至80%,总产值达2400亿至3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