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今年以来,国家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专家认为,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需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形成集成效应,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支撑。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近期,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财政等多项政策形成集成效应,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回升迹象,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最直接的两个方式,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起到了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工业生产方面,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比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增长,表明工业生产恢复较快;消费方面,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月份降幅进一步收窄,已连续4个月改善。外贸方面,自4月份起我国出口已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4.3%。财政收入方面,6月份,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
回顾上半年推出的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今年推出了逾2.5万亿元减税降费,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等多项积极财政政策,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大支撑;货币政策方面,上半年,央行实施了3次降准,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额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
“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引导内需回升,特别是减税降费政策有效稳定了生产和就业,更大规模的财政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正向循环,较为充分的货币流动性和逐渐下降的利率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有效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虽然我国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盘和林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要精准发力,同时就业、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推动下半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提升。
刘向东认为,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应继续将就业目标居于优先位置,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往前推进,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区域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由此,财政、货币政策还需要以这些调整目标为出发点引导社会投资稳定向前,同时兼顾多重目标的要求,做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外统筹、短期与长期统筹。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一步,2万亿元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和减税降费的红利将持续释放,将为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提供集成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