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乔宇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上岗了,几个月没带团了。”7月14日晚间,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下称“跨省跟团游或跟团游”),消息一出,旅游行业一片欢呼,有旅游从业者发出如是感慨。
为了这一刻,旅游行业已经等待了172天。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跟团游将带领整个旅游行业实现全面复苏。”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次跟团游的逐步开放,将标志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重启”,景区、酒店、交通等旅游产品也将在跟团游的刺激下迎来新的一轮“回暖”。被压抑了4个多月的出游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另有OTA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自由行恢复,机票销售相关产业率先受益,“如今跟团游恢复,旅行社终于熬出头了!”
山东等三地率先恢复跟团游
“这给冰封半年之久的旅游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谈及跟团游的恢复,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到,“对企业以及游客而言,跟团游的恢复释放出积极信号,坚定了市场对于旅游行业的信心”。
在众信旅游方面看来,此前长达半年之久,旅行社只能经营省内游,产品运营成本高、利润空间薄,复工复产面临较大压力。“跟团游恢复给企业带来了复工复产、持续发展的信心。国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运营得力、加快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此前企业的经营压力”。众信旅游方面如是说。
飞猪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跟团游的开放,对整个旅游业意味着很强大的信心提振。“从7月14日晚上一直到现在,机票和度假类目的搜索一直在攀升。7月15日飞猪任性飞上线后,瞬时就有近200万人次涌入,说明大家的购票出游热情非常强烈”。飞猪方面介绍。另有去哪儿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上午9点,去哪儿网平台有关跟团游产品搜索量较前一时间段增长4倍,海南海岛游、云南民俗游、华东游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线路。跟团游解禁后,被压抑的出游需求正在得到释放,恰逢暑假,旅游业也借此获得新的生机。
已有部分省份正在推动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政策的落地。7月15日,山东省、四川省、青海省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成为首批恢复跨省跟团游的省份。
但北京等地区的跟团游项目尚未恢复。据《证券日报》记者咨询某旅行社相关人员了解到,从北京出发的跟团游产品尚未上线,但“过几天就有了。”
途家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考虑到目前仍处于疫情期间,跟团游开放释放出游需求,但完全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北京恐怕会是最后一个。”另据去哪儿网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文旅部规定的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但北京仍有部分街道被划分为“中风险”地区。
行业向好趋势不改
“终于等到你。”7月14日跟团游恢复当晚,有旅游行业从业者感慨道。
也有人早就不再等了。“公司裁了一半人了,也有好多小公司倒闭了。”有此前从事旅游行业,目前转型保险销售的工作人员小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小林告诉记者,由于公司还有部分款项尚未结算给小林,他目前还没主动辞职,但也担心公司“快撑不住”了。
谈及疫情之后是否仍将从事旅游行业,小林认为,之前把自己局限住了,疫情期间,他被迫转型,才发现跳出来后世界很大。
“旅游两三年不见得能缓过来了。”在小林看来,旅游行业看似光鲜,其实这两年业务量一直处于“狼多肉少”的局面,就算没有疫情,他也考虑在今年换工作。
小林转型的例子绝非孤例。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此前在朋友圈发布旅游产品的行业从业者们现在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微商,卖起了保险,送起了外卖。
“出于生存考虑,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谈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转型,旅悦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该负责人同时呼吁,希望疫情过去后,热爱旅游行业的伙伴还能回到行业中来继续并肩作战。在她看来,长期角度,旅游业持续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仍看好旅游行业发展。
“绝大多数旅游人还是会回归主业的。”众信旅游方面坦言,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做副业,“但从长远来看,旅游已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一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我们的市场还在、客户还在,多年的行业资源和从业经验仍然具有较大的价值。”
旅游行业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上述旅悦集团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跟团游的暂停直接导致游客数量在短期内骤减,进入行业近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旅悦集团旗下门店也因入住率的骤降收入快速减少,经历了阵痛期。
“短期来看,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困难还没有过去。”旅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目前国外疫情仍非常严重,国际游恢复遥遥无期,旅游企业仍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
众信旅游方面呼吁,希望国家层面能够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落实复工复产,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和规定;希望各地方政府能够顺势而为,推出吸引外省游客的政策或活动,给予能够带来客流的旅游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等。
途家方面则呼吁,希望政府为民宿行业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发展环境,扶持民宿产业复兴。“比如强化金融支持,减少税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民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对恢复生产有困难的优质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同时加强民宿行业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刺激疫情结束后,行业的反弹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