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已经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6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届时,消费、投资、工业等经济指标将“亮相”。
多位专家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回升势头,6月的一些边际变化可能造成基建投资修复速度放缓。政策加码下,新增专项债发行和新项目开工节奏均加快,为稳投资提供了保障。
固投增速继续改善
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预计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3.03%,较统计局5月公布的数值上升3.2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收窄4.0和9.8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87%。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后需求端修复表现为“投资需求快于消费需求,基建需求快于其他需求,高技术投资快于其他制造业投资”的结构性特征。5月份万亿专项债发行,6月份特别国债陆续流入市场,将支撑基建投资继续提高,因此6月份投资将延续“基建引领、房地产相随,制造业投资偏弱”的格局,预计上半年投资增速回升至-1.8%左右。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6月以来南方多地雨水天气持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高频数据也显示,6月螺纹钢的消费量环比有所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或有所放缓,预计1~6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左右。
制造业投资低位徘徊
制造业投资方面,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降幅比1~4月份收窄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分别收窄3.8和4个百分点。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制造业投资存在进一步修复空间,但考虑到疫情对盈利、外需、企业资本开支意愿的冲击需要时间进行恢复,制造业投资增速修复速度可能继续放缓并且较长一段时间在低位徘徊。
房地产投资方面,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1~4月份收窄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同比持平。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6.1%,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5.6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剑辉表示,预计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或同比增长1.5%,好于前5个月的-0.3%。30大中城市商品房交易数据显示,6月商品房成交有所转暖,疫情好转使得前期积压需求仍在继续释放;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降幅则有所扩大,房企竞逐热门城市热门地块,各线城市走势分化加剧。短期内在建安投资和土地购置费支撑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转正,但“房住不炒”定位依旧,上行空间有限。
下半年基建投资继续发力
二季度以来,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5%;信息传输业投资降幅收窄9.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
潘向东认为,基建修复的大逻辑没有变化,但6月有一些边际变化可能造成基建投资修复速度放缓。6月专项债发行规模明显下降,财政部提到适当减少6、7月份一般国债、地方债发行量,为特别国债发行腾出市场空间。高温、雨季对基建施工有负面影响,北京疫情对京津冀地区基建施工可能有一定影响。此外,螺纹钢季节性累库存、水泥价格季节性下跌,两者在6月没有出现超季节性表现。
展望下半年,基建投资仍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引擎。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基建投资大概率发力。基建投资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是拉动疫情之后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建筑业PMI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位置,叠加政府对基建投资在资金上的支持力度,对下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应持乐观态度。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表示,随着稳投资政策的显效发力,投资新开工项目继续呈现向好态势,1~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增速比1~4月份加快6.8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1%和42.2%,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这些情况均表明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