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上,百度小度、小米小爱、B站泠鸢、微软小冰四位虚拟歌手以一曲《智联家园》惊艳“云端”。《智联家园》是全球首支人工智能作曲并由虚拟形象合唱的歌曲,这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AI)与艺术结合可能碰撞出的火花。
AI邂逅艺术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7月10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夜话·智汇浦江——当AI邂逅艺术,聊起了AI和艺术的那些事。
AI艺术不等于艺术
AI可以成为艺术家、取代艺术家吗?AI专家与艺术家们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作曲家沈叶在夜话中谈到,AI艺术不是艺术而是重要的工具,艺术追求美和情感,这是AI不具备的品质。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数字媒体艺术学科负责人胡介鸣认为AI作为一种技术,和艺术的区别在于,技术是人劳动智慧的经晶,目标是解决问题;但艺术是个人情感对外界的反应,本质是情感要素和审美要素。
“艺术是主观的,技术是客观的,二者有本质区别。” 胡介鸣说。
AI虽然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潜力,但它却可以成为艺术家的“最佳助手”,扩展艺术家的想象力。
比如,导演经常在电影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触发观众的感知,引起观众对电影的共鸣,艺术家也多了一双“AI”眼睛来感知外面的世界。
“AI带来表现方式的突破。比如,在AI技术帮助下,绘画突破了纸张的限制,可以在三维空间、虚拟空间作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胡介鸣说。
传统的艺术都是忠实于眼睛的,AI则大大扩展了艺术的边界,人可以通过AI算法得到虚构的、不存在的东西,可以用AI“算出”一朵不存在的云或者一个虚拟人物。
“我们可以使用对抗生产技术,生成一朵世界上不存在的云,或者生成一个虚拟的人。” 商汤科技产品执行总监栾青博士表示。本届人工智能大会的虚拟主持人一峰就是用AI技术生成的,他帅气、幽默、不时还会调侃“真人”主持,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的颠覆。
让普通人更“艺术地”生活
“希望有一天,当我戴上AR手套和AR头盔,湖北省博物馆那套密不示人的编钟就可以出现在我眼前。我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它凹凸的纹路,虚拟的乐锤一敲,咚神秘美妙的音乐就可以在我的耳朵里、脑海里回荡。” 沈叶也在夜话中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实际上,湖北省博物馆内收藏的这套编钟自从出土以来只被敲响过三次,大多数游客没办法体会到古老艺术的美。栾青表示,用AI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把这套编钟搬到真实空间里,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
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云游”故宫、“云看展”,就用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获得互动感、沉浸感。
栾青介绍,人工智能现阶段为普通民众所接触和熟知的主要在互动感和沉浸式体验模式方面,比如可以和梵高的画对话,蒙娜丽莎真的可以微笑起来。
“希望未来有更多能方便普通人表达的方式,比如根据一段话生成一段与其表达和情感比较相近的视频,或者一幅图画。这些都是基于AI对大量艺术作品的学习获得的,通过学习艺术家们曾经的表达,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 栾青表示。
实际上,AI已经扩展了普通人的艺术表达。比如,通过AI特效APP,普通人也可以做出震撼的视频和动作效果。“AI给每个人平等的自由空间,让每个人更好地表达自己,是全民的艺术化工具。”栾青谈到。
相比于传统艺术作品,AI艺术作品常常集中了声音、影像、嗅觉等多感官的冲击,与传统艺术形成鲜明对比。艺术的一大功能是引发人对事物、世界的思考,胡介鸣也担心当感官被全方位冲击后,人思考的空间反而会变小。
“人的瞬间感受力是有限度的,但感受力资源瞬间被过度消耗后,思考、回味、感悟的过程可能会减缓甚至消失。” 胡介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