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我在临床上不太主张用大数据替代简单的问诊。我宁可把机会给护士或者是年轻人,把所有的工作岗位都取代了没有意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后一天的论坛上说道。他还表示,只要是符合人类发展终极需要的东西不会不盈利。
发展AI不能以逐利为目标
7月11日,在一场AI赋能公共卫生的论坛上,“疾控双侠”——张文宏教授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就人工智能应用如何识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以及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及优化健康管理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一场重量级的对谈。
张文宏表示:“什么事情都让机器做了,这不是什么好事,大数据将来的发展,我觉得一定要精准,哪些东西能给我们做增量,而不是取代我们,取代毫无意义。”
他认为大数据的产生不能剥夺人类劳动的需要,但现在的技术发展有时“歪了”。“大数据的发展必须跟人类的长远发展方向一致,这样是盈利的,如果大数据把人取代掉,来获取更低的成本,这是完全错的。”张文宏表示。
张文宏强调,大数据的发展一定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致。“如果只追逐利润,我认为会失败。而只要是符合人类发展终极需要的东西,就不会不盈利,如果不盈利,那说明根本不靠谱。”他说道。
张文宏认为,要充分利用技术,但不能迷信技术。他以影像学为例称,要提升人工智能读片的水平,就需要给机器喂很多数据。“如果具有非常充分的大数据就非常棒,但是如果啃一个西瓜就完蛋了。”张文宏说道。
“人工智能最终是服务人类的,人类的发展是无限的,但是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现在发展过快。”张文宏表示,“我相信人工智能会是后时代的科技,第三次革命以后的新一次革命,我们很难想象这次革命发展会走到哪里,人类应该对科技保持敬畏之心。”
AI在临床应用仍有挑战
两位疾控专家都谈到,在此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中,人工智能技术起到的关键作用。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上海在疫情发展之初就及时启动了应急科技攻关,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张文宏所在的医院负责采集数据,并联合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开发算法,通过大数据追踪把密切接触者管理起来,在人群和感染者之间竖起了一道防护墙,挖了一条安全带。
吴凡强调:“疫情防控一定要快,要走在疫情的前面,人工智能就能够帮助疾控专家判断如何恰如其分地采取科学、精准的公共卫生措施。”
张文宏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目前都已经存在,但更大是问题是我们如何去用,能不能用好。他说道:“传染病的传播增长是指数级的,过了一定的平台期,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就失效了。”
他解释道,传染病防控的核心就是“快”,早期使用大数据能够起到防控的效果,比如这次北京小范围暴发的疫情,但是现在很多国家每天新增好几万病例的时候,即便大数据追踪到人,也已无能为力,因为错过了可操作的时间窗口。
“所以要发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些技术的作用,最核心的还是我们在一个窗口期里面。”张文宏表示,“我认为未来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技术,但是也不能迷信技术。”
张文宏还表示,与流行病学模型预测等应用不同,大数据在临床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比如什么时候有权限启动大数据的应用,这在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都是不同的。他认为,大数据的很多想法的产生起初是在欧美,但最后都是在中国更快落地。
吴凡表示,在中国一些贫困偏远地区已经使用了机器诊断,用大数据的方法做预诊速度更快。虽然人工智能要比85%的医生水平要高,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医生,因为临床的发展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会超出某种算法,需要经验判断。
她还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不能以牺牲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数据的使用应该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