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诗钰
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是亚欧各国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为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良好、运营规范有潜力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保持增长。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总额的15.5%,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69.8亿美元,同比增长0.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8%。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欧盟疫情有所缓和,中欧双边贸易恢复较快。在我国稳外贸工作中,欧盟仍是重点。近期中欧双方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因此可以预期中欧双边经贸往来将会有更快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通中欧班列运输“微循环”,巩固和扩大中欧双边贸易规模。中欧班列带动了我国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地区均衡发展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疫情影响下,中欧班列在发展中发挥了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欧洲运输重要的医疗防疫物资,而且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畅通了国际物流供应通道的循环。对我国来说,中欧班列的开通是提供了畅通国际大循环的关键渠道之一,特别是在海运和空运等跨境运输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发挥我国稳定外贸的主要渠道之一,有效保障国内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为我国率先复工复产和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使我国在全球抗疫中成为稳定的大后方。
刘向东表示,此次国家下放预算内投资,旨在有效发挥稳投资的关键作用,采用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欧班列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释放出以加大稳投资促进经济回暖的信号,以此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开展有效投资,提振经济增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恢复最大的障碍就是因国际疫情而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而中欧班列则将成为连接供需之间新的纽带。首先,铁路运输具有分段运输,检疫工作容易等特点,这将成为维系我们与其他存在疫情国家外贸关系的关键通道。其次,中欧班列具有中间可停,链状带动的优势,克服目前外贸风险的重要方式就是拓宽外贸国家,扩展我们的“朋友圈”,而中欧班列将惠及沿线各个国家,正可以帮助我们的外贸商品和服务成片状扩散发展。另外,因国际形势、疫情控制等不确定因素造成外贸的运输成本骤增,大量航班停运,而铁路运输具有比海运效率更高,比空运成本更低的优势,将可以有效降低外贸成本,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多个城市都在积极布局中欧班列。6月29日下午,在济南海关所属淄博海关的监管下,满载着玻璃制品、机械设备等商品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铁路监管场站缓缓驶出,该班列全程9000余公里,将历时17天抵达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并将在俄罗斯唯一自贸区-乌里扬诺夫斯克口岸经济特区进行货物分拨;这是“齐鲁号”中欧班列首次开通淄博—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点对点”运行路线。今年以来,合肥中欧班列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成为全国首批恢复运营班列之一,相继开行“康宁号”“奇瑞号”“美的号”“江淮号”“马钢号”等30多列多个去向、不同品类的定制班列。
盘和林表示,中欧班列是我国内陆向世界打开的一扇大门。长久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受地理优势影响,外贸行业发展迅猛,造成我国外贸区域布局失衡的情况。中欧班列的开通能够有效地帮内陆省份快速发展外贸业务。除了国内以外,中欧班列也有助于我们的外贸业务更加多元、贸易国家更加丰富。我国之前的对外贸易对美国等国家依赖程度较高,如今海外形势多变,需要通过扩展外贸渠道和伙伴的方式来控制风险。中欧班列有助于建立我们与沿线国家更加稳定和公平的外贸关系,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发改委指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有关地方做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