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深交所作出维持对金亚科技(300028.SZ)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后,6月18日晚间,深交所再度公告,*ST天宝(002220.SZ)、盛运环保(300090.SZ)、神雾环保(300156.SZ)股票终止上市。
这三家上市公司股票均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
其中,*ST天宝自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6月2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神雾环保自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5月27日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盛运环保自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6月1日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
与三家面值退市不同的的是,金亚科技是由于继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被暂停上市后,其201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另外,*ST美都(600175.SH)6月17日晚间也公告称,公司6月17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在此之前,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5月27日,*ST美都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
两日之日,就有5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优胜劣汰之下,市场化出清速度正在加快。
退市旋涡
盛运环保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曾一度认为是“A股市场上少数同时具备焚烧厂烟气治理和焚烧炉研发和制造能力的稀缺标的”。
在2010年-2015年之间,盛运环保业绩稳步增长,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342万元、7220万元、8384万元、1.75亿元、2.34亿元以及7.4亿元,
但2016年开始,归属净利润开始同比下降,当年下降幅度达83.9%。
2018年,盛运环保深陷债务逾期、新增诉讼、银行账户冻结、股权冻结等负面信息,多只债券违约,截止2020年6月,盛运环保到期未清偿的债务49.61亿元。
巨额债务之下,盛运环保选择了自救,2019年12月,盛运环保与茂博集团签署《框架协议》,茂博集团及其关联方拟以不超过18亿元左右的资产协助公司解决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过,目前由于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盛运环保将进入退市整理期,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由此终止。
同样是一家环保企业,神雾环保是一家针对全球化石能源节能环保与大气雾霾治理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2014年借壳天立环保曲线上市。
2017年3月,神雾环保股价一度创出37.58元历史高点,3年多时间,股价翻了整整10倍,市值一度高达近380亿元,不过,随后,有自媒体直指神雾环保利用关联交易实现业绩增长。
2018年度,神雾环保营收断崖式下滑,当年仅实现营收0.51亿元,同比骤降98.18%,同时归属净利润巨亏14.94亿元。
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神雾环保实现营业收入5063.73万元,同比下降1.20%;归属净利润为亏损15.9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94亿元。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受2018年以来公司资金紧张及项目业主方融资进度未达预期的影响,公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暂未复工,对本报告期收入没有贡献;公司预提了大额预计负债;公司2019年度就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计提资产减值较多。
*ST天宝是辽宁大连的一家食品企业,2008年上市,主营业务为以水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
自2018年首亏1.65亿元后,2019年再度大幅度亏损。年报显示,2019年*ST天宝营收3.49亿元,同比下降66.43%;归属净利润亏损19.05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ST天宝深陷债券违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银行账户被冻结,控股股东、实控人股份被轮候冻结、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旋涡中,另外,公司还屡屡出现违规担保事件。
市场化退市常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
6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与此同时,深交所发布了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涉及首发审核类(9项)、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类(3项)、持续监管类(5项)、发行承销类(4项)和交易类(5项),从上市条件、上市审核、发行承销到交易规则和退市规则均囊括其中。
在退市规则方面,改革后的创业板丰富和完善了退市指标,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准并组合营业收入指标,精准出清无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公司;新增市值类退市指标,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停牌时点后移并不再设置“逃跑期”,提升退市效率。
“在严格的退市制度下,基本面欠缺的公司退市压力可能骤升,为了避免新制度落地后的退市压力,2020年下半年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管理压力可能上升。”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沈盼表示。
事实上,对比成熟市场,A 股退市制度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现如今,随着多层次市场建设的完善,退市、市场化出清将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