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启,场灯亮,剧场人再次站上了日思夜想的舞台上。在文旅部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之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重新点亮,将那些因疫情而分散的戏迷再次召回剧场。
5月29日,《魔女宅急便》中文版音乐剧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开启全国巡演第一站;6月2日,上剧场以一部经典相声剧《千禧夜,我们说相声》拉开剧场大幕;6月13日、14日,开心麻花在虹桥艺术中心以两台《乌龙山伯爵》公益场为医护人员带来欢笑并开启今年首轮演出。音乐、笑声、戏剧的力量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上剧场艺术总监赖声川说,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希腊剧场埃皮道鲁斯的废墟旁边是一个庞大的古代医疗机构。“其实许多古代剧场都盖在医院旁边,这证实了剧场与医院对治疗疾病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社会需要剧场,剧场能够帮助我们疗愈。
首演后,《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主演之一宗俊涛更新了一条微博:“我想在经历疫情的这段特殊时间里,我们多少都有些焦虑和不安,还好我们有戏剧,它天然就有治愈人内心的作用。在灯光亮起的那一刻,让我们互相传递这份温暖的能量。期盼大家能健康,愿我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剧场见。”
开心麻花演员罗威已经演出过300多场《乌龙山伯爵》,时隔数月重返舞台的体验尤为特别。台下的观众是援鄂医护人员及其家人,他希望能够以最饱满的状态、以喜剧的方式回馈这群舍生忘死的特殊观众。“任何一个行业,没有工作都会有一些焦虑的。演员一定是见了观众,存在才有意义。”
上海开心麻花总经理汪海刚对第一财经表示:“演员本就属于舞台,作品也只有在演出的过程中得到验证、不断打磨,创作的欲望只有通过演出才能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以演艺为主的公司,只要能演出,肯定会力争去演。”
只有“演”了,才有“出”息
4月27日,上海开心麻花发布了最后一则演出取消公告。
在疫情侵袭线下演出行业的时候,汪海刚意识到,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无所事事。因此,在线下演出全线停摆的4个月中,剧团演员并没有停止排练,并完成了一台新戏《贼想见到你》的创排。
在得到能够复演的消息之后,上剧场和开心麻花复演首场都选择了经年不衰的王牌剧目。《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创作于2000年,迄今已有20年历史。《乌龙山伯爵》今年恰逢十周年,罗威说,它是开心麻花最锋利的一把剑。
据了解,《乌龙山伯爵》落地上海之后,累计票房突破7000万元,是上海地区最受观众欢迎的喜剧之一。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经典剧目,是目前限流情况下相对稳妥的选择。
不过,每场30%的上座率对民营剧团而言仍然是艰巨挑战。在《乌龙山伯爵》首轮开票的十场演出中,两场为公益场,虹桥艺术中心为这两场演出免租。
汪海刚向第一财经表示,开心麻花新戏经过一年半左右的反复创作、排演和打磨,首轮平均上座率一般不会低于八成,在连续演出30至40场之后,通常一个半月就能够回收成本。
在他看来,30%限流对经营而言是巨大压力,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亏损,它需要更精细化的市场运营,比如通过市场营销首先将这30%的票都卖出去,演职人员的劳务费八折,此外也需要剧场方面给予支持,力争做到不亏。“演出,演了才有出息。”他说。
在汪海刚看来,此时此刻,剧院和剧场需要携手共渡难关。“剧场也是受灾情况比较严重的,复演比往日的运营成本可能更大,空调消毒、人员投入比平时更加严格。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些补贴或者减免。剧场的压力减轻,传导到我们这样的剧团和主办方,就能够在经济上得到缓解。”
汪海刚认为,观众回到剧场是一个过程,一方面与疫情的控制与消退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观众看剧是否有信心有关。必须承认的现实是,观众回到剧场的热情存在,但暂时无法回到疫情前的状态。“只有一场场演出开始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剧场开演了,作为演艺行业相对规模大的公司,我们有做这件事的责任,这个市场需要重新培育,恢复大家回剧场看戏的信心和热情。”
危中求机
今年4月,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公布2019年度上海民营院团绩效测评,82家民营院团全年总演出场次突破1.6万场,全年总收入超过2.5亿元。民营院团的原创力量为上海这个文化大码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疫情之中,多家民营院团、剧团也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挖掘在线新经济方向的内容潜能,探索和思考线上的盈利模式。比如,上剧场用“云上剧场”的线上形式与观众们分享包括黄磊、郝蕾、倪妮、张杰等演员经验,通过“一分钟讲经典剧目”系列等与观众持续保持互动。
在导演生活笔记中,赖声川写道:“疫情让整个表演艺术日历大乱套。我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静观其变。总之,那都是好听的话。变化总是大家最不愿面对,却又是人生最为正常的事情。因为一切开始恢复正常,我们就可以开始做计划了。”据了解,上剧场随后接档《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的演出,是改编自意大利喜剧的《一夫二主》以及原创喜剧《隐藏的宝藏》。由胡歌、谭卓主演的《如梦之梦》,倪妮主演的《幺幺洞捌》,郝蕾、张杰主演的《曾经如是》等都将在下半年与观众见面。
以“贺岁舞台剧”概念在北京起家的开心麻花,经过近7年时间在上海落地生根,其间诞生了多部更符合本土观众审美、注重戏剧结构的原创喜剧。汪海刚告诉第一财经,上海的演出市场没有强烈的淡季和旺季分别,“大城市的压力和节奏比较快,大家对欢乐和喜剧的需求是刚需,这是我们生存和扎根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2019年,上海开心麻花商业演出达到664场。在与2018年场次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本地班底的原创剧目从一部增加到三部,上海成为开心麻花在中国的第二个原创基地。去年7月首演的《竞演州长》仅下半年就演出了68场,收获1300多万元票房。
“疫情对经营造成很大困难,也使得我们收入锐减,因为停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万。但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沉得住气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汪海刚认为,开心麻花的强项是喜剧赛道上的创意能力、讲故事的基因、剧情化内容的创作能力和演出运营能力。“战略并不会因为疫情而转移,但是我们下定决心加速在线上的布局。”
汪海刚告诉第一财经,上海开心麻花将发力网络电影、网剧、微综艺、直播等网生内容,补齐喜剧垂直赛道上的产业链。
据了解,网络电影将是上海开心麻花重点发力的业务板块,公司筹拍的首部网络电影已经进入剧本修改阶段,这是基于上海原创新戏《皇帝的新娘》改编的电影,开心麻花将作为第一出品方与网络电影头部公司新片场合作,预计7月底进入拍摄,今年有望上线与观众见面。
“原创是文创领域的灵魂,未来我们每年将拿出不低于一部的高质量原创喜剧作品。网络电影方面,未来至少要拿出三部有质量、有影响力的网络电影,形成连续化的生产和变现能力,这才是产业化。”汪海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