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顾名思义是与过去“铁公机”等传统基建相对应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既能从供给端提高供给效率,也能从需求端激发需求。在当前环境下,推动新基建投资既能拉动投资需求,也能拉动最终消费需求,更会赋能生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
认识新基建
新基建这个概念在前几年就已经提出来。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加快推进还是今年以来的事情。
今年1月以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冲击,为控制疫情而进行的隔离措施客观上促进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技术兴起和应用,使人们重新认识新基建的意义。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新基建给出了明确说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生升级”,这是新基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表明政府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今年4月20日,发改委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对新基建的内涵进行了官方阐释。国家发改委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从上面发改委认定的新基建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之前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机场等不同,新基建技术含量高,偏向虚拟化,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例如我们正在用的5G手机、银行APP中的职能投顾、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新基建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之中,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有何作用
从新基建的作用看,新基建既能从供给端提高供给效率,也能从需求端激发需求。在当前环境下,推动新基建投资既能拉动投资需求,也能拉动最终消费需求,更会赋能生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
先来看需求端。一方面,新基建建设本身就会拉动投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外,新基建的不断完善也会刺激最终消费需求,促进人们的消费方式转型升级。从反面例子来看,目前新基建建设不足制约消费的一个例子是新能源汽车,由于缺乏充电桩,导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
再看供给端。新基建对生产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工业互联网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未来,随着人口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发展,一些制造领域将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需求转变,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
新基建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些关键领域。如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如果在这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既能使我们在相关领域有话语权,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也避免我们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
如何建设
新基建该如何建设?《新基建》一书从未来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考虑到人口的迁移特征,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大城市、城市群加大新基建的投资力度。
对于新基建的资金来源问题,《新基建》从功能性财政的角度出发,认为财政赤字可以不受3%红线约束,在经济下行期,扩大财政支出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基建,可以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来为新基建融资。如果新基建未来产生的效益能够覆盖当前的投资成本,政府因新基建产生的债务能够得到偿还,这种做法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同时,政府在一些新基建领域投资,也能避免介入竞争性领域,产生挤出效应。
对于一些市场不愿意介入或没有能力介入的新基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可以积极推动建设,但如果市场能够自己解决的新基建,最好还是放手让市场自己去解决,政府做好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避免出现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例如,5G网络、充电桩等,相关企业都可以进行建设,也有动力去建设,因为这些基础设施与它们的盈利直接相关。在这些领域,政府只要起到“帮助之手”的作用就可以。同时,政府也可和企业合作,规范并推动PPP融资模式,既有政府的统筹规划,也能引进私人资本以提高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新基建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的“软基建”建设,即为新基建保驾护航的相关制度。如新基建中的5G、大数据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数据问题,如何保护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滥用是一个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来解决的问题。新基建大多都是高新技术,这就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一些新基建也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有信心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