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萌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服务贸易领域迎“大开放”
在积极利用外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对此,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2018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实施上海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取得成功经验,可以在全国复制推广。通过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可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在金融、电信、互联网、旅行、航运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逐步放宽,并取消与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相关的限制性措施。”肖本华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显示出我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着力吸引外资入驻的态度,有利于我国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加工、贸易等产业快速升级,并且已有重庆、四川、广西等地的先进经验,加快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引进国内外大型项目和龙头企业、改善中西部经济产业结构、推动东中西部经济联动发展意义重大。”盘和林说。
付一夫认为,近些年,中西部大多数省份、自治区的经济增速已经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显现出其良好的增长势头与巨大的增长潜力。在此背景下,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既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也能鼓励中西部地区利用各自地缘优势积极与相邻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和外资合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增收,进而扩大消费支出。
多层次、宽领域、全区域稳外贸
此外,在促进外贸基本稳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还部署多项下一步工作重点。对此,盘和林解读称,报告提到了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信贷、信用保险、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创新、进博会、经贸谈判等关键词。既有针对企业个体的扶持措施,也有新商业模式的试点创新,还有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多方面多维度,并且对当下正在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这些举措一方面对于缓解目前的外贸压力和复杂形势具有“定心丸”的作用,有助抬升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我国外贸结构、促进外贸朝高质量发展。
“相较以前,我国对外开放更加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区域的特征更加明显。短期来看,这对拓宽企业外贸渠道、对冲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培育外贸新动能、缓解外贸进出口困难具有及时雨的作用;长期来看,可以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创新外贸商业模式、提升外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盘和林说。
此外,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付一夫表示,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意味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寻求开放领域的不断延伸、开放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开放质量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建好开放平台、扩大自贸试验区范围、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都有助于增进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对于稳住我国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来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