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有关氢能产业的利好政策接二两三。广东最近就提出,未来5年要建90座加氢站。
“这有点出乎意外。”氢能行业资深专家、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的主要负责人李参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据其介绍,全国目前共有加氢站约50座。
5月7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公布《广东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全省建成加氢站约90座,届时广东“加氢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全国十余个省份正在加速布局加氢站。
但值得注意到是,由于相关的法规法律尚未健全,可能会给未来加氢站的安全运营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
需求和困难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而根据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到2030年,中国将上马1000座加氢站。
然而,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建设一座加氢站并不容易。第一财经记者此前调查发现,目前,在国内建设一个新的加氢站,土地成本动辄数千万,行政审批需要十余个政府部门盖二三十个公章。
“现时加油站、充电站、加氢站分属不同的行业,也有不一样的行业主管部门,这不利于综合站的建设和监管,更不利于能源行业的统一管理。”李参成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李参成和其他行业人士一直呼吁,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加氢站、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等车用能源供应站场实行统一管理,简化加氢站乃至“综合站”的建设审批流程。
2019年7月1日,中国石化宣布: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下称“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
中国石化称,油氢电一体化,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解决现有加氢站土地规划、行政审批等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石化可以在现有加油站的基础上,配建加氢站,从而打破用地难、审批流程复杂等困境。
然而,油氢合建站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安全性究竟如何尚需实践考验。根据中国石化介绍,樟坑油氢合建站目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采取加油、加氢、充电分区管理方式,人员严格持证上岗和分区操作,安装了覆盖全站的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安全监控系统,在控制柜、压缩机撬、卸气区、加氢区、储氢罐等多区域设置“一键立停”系统,确保设备运作过程中本质安全。
但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专家张锐明博士持有谨慎的态度。他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在国内还是有较高的风险,主要是法规法律不健全。这样会造成实际使用运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参成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氢能产业的链条长、体量巨大,但标准的建设却较为滞后,特别是加氢站的相关标准已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工艺布置、设备配套往往只是“砌积木”的做法,加氢通信协议还缺乏标准,加氢站的技术管理人才更是严重不足,这些都需要行业的专家和行家一道深入探讨、总结经验,制定和实施符合国内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的标准。
从抢车到抢站
广东大规模建设加氢站,与国家最近出台的政策密切相关。
最近的一则重磅消息是,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财政部近日发出的《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指出,要在北京市、山西省、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财政厅(局)等八个省份“推广超过1000辆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燃料电池汽车”。
这意味着,业内一直期盼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即将得到落实。新能源车“十城千辆计划”政策,始于2009年,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业内普遍认为,当年新能源汽车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十城千辆计划”。
有关氢能行业的利好消息还有,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提到“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
而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拟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极大助推这一行业的发展。
在加氢站方面,2019年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政府工作报告的83处修订进行了解读,其中“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一条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这也是加氢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6日,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强化了作为加氢站的补贴力度。紧接着,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加氢站列入鼓励类行业。
此后,广东、山东、安徽、辽宁等10余个省市纷纷发布相关政策。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布局加氢站的还有山东、湖南、湖北、河北、四川、重庆、福建等省份。
对于这一现象,国家有关部委的一位内部人士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抢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后面抢站(加氢站)。”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大规模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尚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产业链更不完备,仍需要认真准备,厚积薄发,而不是大干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