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了亮眼的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
2019年,该行各项业务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27.25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净利润55.56亿元,同比增长19.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63%,同比增长0.5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及ROE均排名A股上市银行前列。
业绩高增的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良好。截至2019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5583.86亿元,同比增长13.43%;不良贷款率连续压降至1.43%,达到2015年以来各年末新低;拨备覆盖率253.88%,升至近6年高点;资本充足率15.69%,较上年末上升1.61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74.19%,流动性持续充裕。
而从一季报看,今年1~3月,成都银行抵御住疫情冲击,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4.27亿元、归母净利润14.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3%、11.60%,期末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稳定在1.43%。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成都银行日前已先后与重庆银行、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这也是成渝两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银政之间首次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不但彰显了成都银行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该行未来拓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优质资产上量投放资产规模突破5500亿元
2019年,成都银行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持续拓展,年末资产规模一举突破5000亿元,达到5583.86亿元,同比增长13.43%。
其中,截至2019年末,该行存款总额3867.19亿元,同比增长9.77%,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3.98%,经营结构保持稳健;贷款总额2318.98亿元,同比增长24.7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2019年,银行业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率市场化、监管趋严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成都银行始终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依托扎实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全行经营管理稳健发展。
公司金融业务方面,坚持把“稳定存款立行”和“高效资产立行”作为经营业绩提升的重要经营方针。一方面,紧盯战略客户和核心账户,紧抓地方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拓展有效客户群,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围绕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锁定核心优质资源,促进优质资产上量投放,高效资产快速增长。
截至2019年末,成都银行面向企业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20.62亿元,在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比约70%。从贷款投向看,积极拥抱基建和市政类贷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量显著,年末贷款和垫款总额达376.62亿元,较年初增加109.27亿元,增幅40.87%。
民营小微业务方面,逐步扩充“高成长性”和“高稳定性”小微企业名单,全力促进小微业务提质上量。截至2019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5.12亿元;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0.7%。同时,通过引入财政贴息、担保补贴等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年末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下降23个BP。
改革转型提质增效不良贷款率降至近5年各年末新低
通过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及费用控制,成都银行盈利动能持续强劲,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2019年,成都银行完成营业收入127.25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1亿元,同比增长19.4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升至16.63%,同比增长0.59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54元,同比增长0.24元/股。
2019年,成都银行利息收入稳健增长的同时,非利息收入比例进一步扩大,占比达18.89%,较上年增长2.36个百分点。其中,得益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与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以及银行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增长,去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7亿元,较上年大增38.53%。
行业对比来看,成都银行盈利能力出色。在现已披露2019年业绩的34家A股上市银行中,其归母净利润增幅排名第三,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四。
亮眼业绩背后,离不开成都银行对特色化转型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对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近年来,成都银行紧紧围绕“建设成为一家协调发展、求实转型、富有特色、价值领先的现代商业银行”战略愿景,坚持“精细化、大零售、数字化”三大转型方向,努力实现基础管理能力提档升级,打造未来业务发展战略制高点。
个人金融业务方面,成都银行通过巩固储蓄业务“亲民、便民、惠民”的传统优势、推动消费信贷业务上量发展、强化个人中间业务产品管理等方式,有效推动各项业务发展;同业投行业务方面,成为四川地区获得衍生产品业务资格且为普通类资格的首家法人银行,年末累计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超过200亿元,在本地“双创”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全流程金融服务在本地市场占有率排名领先。
此外,聚焦于创新驱动,该行积极跟进金融科技发展步伐,以“数字渠道、数字能力、数字业务”为重点,注重大数据应用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推进金融科技由“业务保障型”向“业务引领型”迈进。
各项业务增长的同时,成都银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除加快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风控外,还大力充实培养信贷条线人才队伍。截至2019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再减0.11个百分点,降至1.43%,不但实现了至少连续8个季度的压降,也是2015年以来各年末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年末,成都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54.88亿元,同比增长40.13%,为资产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13%、10.14%、15.69%,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增加1.6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升至253.88%,不但较上年末增加16.87个百分点,也达到自2014年以来各年末高点。
面对疫情拼速度释温度一季度业绩实现两位数增长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行业发展受到冲击,但成都银行今年一季度各项业务仍保持稳步发展,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资产质量总体良好。
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今年1~3月,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27亿元,同比增长14.1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4亿元,同比增长11.60%。截至3月末,该行总资产达5730.30亿元,较年初再增146.44亿元,增幅2.62%;存、贷款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4.64%、5.60%。在一季度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背景下,其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43%,与年初持平;同时,拨备覆盖率达259.93%,较年初再增6.0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报显示,因捐赠支出增加,成都银行一季度的营业外支出同比猛增678.32%。从这一并不起眼的数字中,可以感受到成都银行在抗击疫情中的担当和作为。
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成都银行第一时间向武汉市捐赠1000万元。同时,该行不负地方法人银行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一面做好疫情防控,以速度和温度保障金融服务“生命线”畅通,一面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
为了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成都银行实施“同舟行动”,单列100亿元信贷规模,构建不少于5000户的服务名单,主动提升风险分担比例,针对企业需求应投尽投,全部贷款按照优惠利率执行,同时着力提升信用贷款投放占比,切实提高信贷资金可获得性,并将业务办结时限控制在5个工作日;对于出口企业,该行又开展“护航行动”,采取减费让利、高效服务、风险应对、融资支持四大类综合金融服务措施,全力支持出口企业抗疫脱困。截至目前,成都银行已累计发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贷款约170亿元,办理贷款展期13.5亿元,减免利息和手续费近2000万元。
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率先打造金融“双核”
2020年一开年,成都银行又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已形成“一体”(四川)、“两翼”(重庆、陕西)发展格局的成都银行而言,更为广阔的拓业空间正在打开。
4月16日,成都银行与重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公司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零售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事项等内容展开深度合作;不到一周,成都银行又与重庆市江北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规划、金融核心聚集等重点领域,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这也是成渝两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银政之间首次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
据悉,早在十年前,成都银行重庆分行在江北区设立,成为第一家落户江北区的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在渝区域总部。十年间,成都银行在渝发展不断壮大,已设立11家分支机构,现有在岗员工270余名,截至2019年12月末,重庆分行贷款余额118亿元,资产规模128亿元,为江北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成都银行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两地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成渝两地金融共建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