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宓迪
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而服务业成为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之一。央行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4万亿元,同比多增3063亿元。其中,3月当月新增4781亿元,同比多增2115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近期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对疫情的冲击今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已经出台的有3.3万亿元的支持措施,包括三次降准释放了1.75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还有一些政策性银行的信贷安排,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安排,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季度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各行业的信贷规模普增,”4月16日,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贷和融资可以领先于经济加速复苏,且可以为未来企业部门的投资和采购行为复苏带来支撑。其中,利率降低带来融资成本降低,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更多体现了一季度货币政策对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对服务业在特殊困难时期起到了救助的作用。长期来看,服务业的恢复将受到信贷进一步的支持。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海底捞等餐饮服务业涨价又“撤回”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专家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大金融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今年4月10日,海底捞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16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服务业已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服务业受此次疫情的影响较大。据相关调查,很多服务类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在关停和消费下降的情况下维持经营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加大金融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
刘向东认为,此前海底捞等餐饮服务企业涨价主要是出于经营压力的考虑,特别是在聚集性消费受疫情防控影响的情况下,消费量无法提升将会影响其经营的可持续性。他建议,下一步金融要对这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以便其保持经营下去,政府需鼓励相关企业减租减息特别是在贴息方面提供支持。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