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在今日解封,为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复产扫清了障碍。不过,由于国内外车市疲软,这些零部件企业完全恢复仍尚需时日。
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汽车产量154.85万辆,汽车及周边零部件工业成为武汉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复工率高过平均
本月5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称“防控指挥部”)在记者会上表示,企业应当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具体行业企业实行灵活动态管理,目前武汉市复工复产工作“快于预计、好于预期”,并表示,截至4月4日,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2%。
武汉开发区是武汉市零部件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据武汉开发区管委会的统计,区内“东风系”一级供应商中规上工业企业共175家,其中一级供应商复工批复率已达100%,已开工的企业有173家,开工率为98.86%,高于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在武汉设厂的零部件企业处了解到,这些企业目前均已投入复工状态。
为配合在湖北省内设有生产线的整车企业客户,博世中国也在湖北省设立一些零部件工厂进行配套。博世中国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湖北省外的工厂已经完全复工,而湖北省内的工厂也正在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逐步完成复工的相关安排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复工安排,正在恢复至往年的生产量。
另一家跨国零部件企业采埃孚中国负责人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的工厂,采埃孚根据工厂所在地当地政府的相关安排,于各地政府批准复工的第一天,便已经完成复工的相关工作,目前在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的所有工厂已经进入完全复工的状态,且产量已经接近往年水平。
为“东风系”旗下的日系品牌提供零配件的日本电装公司武汉分社负责人木村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公司位于武汉的生产线中,近八成生产线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客户的已下单及潜在的需求。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武汉工厂位于武汉开发区,该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表示,目前武汉工厂主要为生产基地在武汉的东风系合资车企提供转动轴等零部件,目前该公司的15条生产线中,所有生产线均完成了人员配置及复工准备,其中12条已经开工生产,开工率达到八成以上,员工复工率则接近100%。王先生提到,许多来自湖北其他地区的员工能够逐步回到生产岗位,且随着主机厂的生产也逐渐恢复正常,一些主要生产配物资的来往也将更加通畅,这对于武汉的零部件厂是一件利好。
如何转危为安?
与此同时,多家在武汉设厂的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武汉当地政府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复工提供了大力配合与支持,并提供主动上门的服务措施,而一些企业面临员工招工及物资运输方面的困境之时,也提供了帮扶。
不过,多名武汉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仍受到汽车需求降低导致主机厂产量未能恢复往常的影响,其所在企业的产量还未能恢复至往年水平。
根据防控指挥部于3月2日印发的《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计划》,位于武汉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重点产业链配套企业,成为优先有序复工复产的行业之一。
不过,零部件企业虽然逐步恢复生产,但要摆脱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尚需一定时日,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来源于资金。
据Wind统计,1月23日至今,湖北省内企业共发行了47只疫情防疫债,其中有3家为汽车行业企业。第一财经记者也从总部位于武汉的天风证券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对湖北省的企业而言,保障经营持续和现金流不断,尤其是对湖北的中小科创企业的融资影响更加突出,而湖北地区一级市场风投融资处于“冷冻期”,对于这些需要筹集资金的中小型零部件企业的影响较大。
目前,在湖北省内企业中,有从事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的驰田汽车于3月5日加入中小板企业排队队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产业作为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许多零部件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弱,且高度依赖于主机厂的货款等外部因素,导致零部件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主机厂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博马科技全球CEO杨卓君也表示,仍制约于受到二级供应商人员及产能不足的影响,目前部分二级供应商因成本等因素未能完全复工,因此将会对于生产进度和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委以及湖北省政府,已先后印发加大针对湖北省内企业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文件,监管层对湖北企业上市及再融资都在审核上给予政策倾斜。此外,吉利集团等在武汉设有生产基地的整车企业,也推出从增加就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积极帮助武汉供应商复工复产的措施。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强认为,汽车工业是一个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每一环节高度关联,因此在汽车销量未恢复的背景下,即便是零部件企业完全复工也无法保证往常的效率;武汉的解封,这对于中国汽车供应链体系信心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不过,国内车市依然低迷,相关部门依然需要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