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国海证券公告称,公司配股申请获证监会核准。随着国内证券业务竞争趋于激烈,券商对于补充资本金的需求更为迫切。
定增、配股和可转债一直是上市券商补充资本金的三大主要途径。此前,有三家上市券商相继发布了与再融资相关的公告。业内人士指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上市券商正抓紧调整和完善业务布局,并竞相推进再融资项目。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等举措落地,券商的重资本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再融资频现
近日有三家上市券商相继发布了与再融资相关的公告。东吴证券日前称,公司65亿配股方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山西证券日前发布了不超过60亿元的配股公开发行预案(修订稿);中信建投证券则公告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
数据显示,目前有多家上市券商的再融资计划在进行中,其中定增计划有8个,配股计划有6个,可转债计划有4个。
定增方面,除中信建投外,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南京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及中信证券均在2019年以来发布过定增预案,其中中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已获发审委通过,国信证券定增事项则获证监会核准,其余几家预案处于股东大会通过阶段。
配股方面,除山西证券、东吴证券和国海证券外,2019年以来还有国元证券、天风证券及招商证券等3家券商发布配股预案。
可转债方面,目前有华林证券、财通证券和华安证券等3家券商可转债发行预案在进行中。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由于券商再融资额度与原有资本实力挂钩,大型券商可享受更高的再融资额度,最终加剧了证券业净资本的“马太效应”。
发力重资本业务
业内人士称,从募资用途来看,券商对再融资资金的使用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主要集中在增资海外子公司和直投子公司、发展资本中介和交易投资等重资本业务、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等。
近两年来,IPO审核常态化、科创板迅速落地,券商看到了直投业务的前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券商布局海外分支机构的步伐不断加快;以自营业务和信用业务为代表的重资本业务,在券商营收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金融科技浪潮使券商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等框架的建设和完善。
万联证券认为,长期来看,2012年后行业向重资本转型,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息息相关。与其他金融业相比,证券业实力相对弱小,总资产不及银行业的3%,在直接融资扩容背景下,券商亟需扩张资产规模,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短期而言,2018年券商自营权益投资、股票质押等出现亏损,多家券商大幅计提减值导致净资产受损。
近年来,重资本业务在券商收入占比中越来越重,这成为券商密集补充资本金的一大原因。分析人士指出,若按照资本占用程度划分,从近几年数据看,轻资产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的收入占比逐步降低,重资本业务(自营业务和信用业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华融证券证券行业分析师赵竞萌表示,不同于轻资产业务主要凭借中介通道类服务赚取佣金,重资本业务主要依靠资产负债驱动,因此对证券公司资产和杠杆的关注度更高,同时使证券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压力。随着重资本业务比重的提升,券商资本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资本实力扩充能够为券商重资本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能增加券商抵御风险的能力。
增资另类投资子公司
分析人士表示,不少券商在募集资金投向中都有“增资另类投资子公司”一项。例如,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公司拟以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部分募集资金,对全资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建投投资”)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不超过15亿元。
山西证券则表示,为进一步增强与公司相关业务的协同,积极布局科创板,为公司拓展新兴业务板块奠定基础,公司拟使用配股募集资金中不超过20亿元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证创新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山证创新开展科创板跟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并购等相关业务。
事实上,自科创板提出“保荐+跟投”制度后,券商就开始了对另类投资子公司的布局。2019年2月1日,第一创业证券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一创创新资本的注册资本增加18亿元至30亿元;招商证券在今年3月的配股预案中提到,拟以不超过105亿元增资子公司及布局多元化业务,用于大力发展另类投资业务,发挥招证国际平台优势拓展国际业务,并积极考虑和择机实施外延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