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不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维持不变,不过财税专家发现明年财政政策侧重点有些调整,而这背后也透露出明年具体财政政策导向,备受市场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这一表述体现出了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提高,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专家普遍预计财政赤字率在今年2.8%基础上或有小幅提高,但不会突破3%。不纳入财政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今年2.15万亿元规模上有望提高至明年3万亿元以上,用于稳投资补短板。2020年预计不会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而重在巩固和拓展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
赤字率不会破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细节,往往能看出财政政策新的变化。
比如,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财政政策时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为落实这一部署,2019年财政赤字率从上一年2.6%提至2.8%。国务院新推出2万亿元减税降费新政,是史上力度最大的一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至2.1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8000亿元。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比率越高意味着财政赤字规模越大。
而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表述则不一样。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表述来看,整体上政策还是比较稳定,赤字率和债务率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
“去年积极财政政策是加力增效,而今年则是提质增效,因此财政政策重质而非量,不会搞大水漫灌。财政赤字率可能会有小幅提高,但是不会突破3%。”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说。
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也持相同观点。他告诉第一财经,财政政策不再只是应对短期的经济波动,而更要注重中长期经济提质增效,因此财政政策也更加注重效益。虽然3%赤字率红线并没多少科学性,但确实成为大家的心理防线,因此明年财政赤字率不会突破3%。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明年财政赤字率仍有提高的必要,但提高到多少还需要观察。
中国社科院2020年《经济蓝皮书》建议,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提高至3%左右。
尽管专家们认为财政赤字率不会大幅提高,但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还是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乔宝云说,地方政府专项债并不纳入财政赤字统计范围,因此即便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但专项债规模可以大幅提高,可以达到甚至超过3万亿元。
《经济蓝皮书》也建议,明年增加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将专项债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万亿元以上。
施正文认为,专项债额度增加可以提高政府投资能力,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民生保障类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发挥稳投资补短板效果。
此次会议提出,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
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并要求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减税降费评估效果重在巩固成效
继今年2万亿元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后,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有何新举动备受市场关注。
这涉及减税降费内容中,此次会议主要有三句话: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降低关税总水平。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上海财经大学胡怡建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此次会议相关表述,并不是说不再实施减税降费,而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只不过在实施减税降费规模和力度上不再加码,以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而之所以将有限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三保”等领域,实施有减有保财政支出政策,一方面可以化解财政收支缺口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保障功能。
北京大学刘剑文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明年应该不会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而主要是对现有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总结评估效果,根据政策实施效果和未来经济形势发展情况,再来研究如何调整优化现有政策。目前增值税、消费税启动立法,也没有涉及税负变化,也侧面印证这些税种短期可能不会有新的减税举措出台。
“目前来看,减税降费主要是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明年减税降费效应还会释放,企业税费负担还是会稳定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水平上。如果加大力度会对政府债务产生影响,因此目前主要是稳定在当前水平再看看效果。”倪红日说。
施正文也认为,明年可能不会有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但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会有一定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比如国务院明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其实,今年多项减税降费政策并非在1月1日实施,比如增值税降低税率是4月1日实施,企业社保费率下调是5月1日实施,主要的降费举措则在7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2020年这些减税降费政策还有翘尾因素。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这将有小几千亿元的减税降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