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2019年在互联网圈没跳槽,明年机会在哪里?

2019-12-06 18:11:46来源:第一财经

在北京的苏迪动了换工作的心思有一段时间了。“工作三年没涨工资,不想干了,让我换个城市都行。”

苏迪拿着海归含金量还不错的文凭,每天做的事情是在各个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来支持前端销售,这让她觉得内容 “太基础”,特别是当她发现有些同事并没有和数据相关的背景也在承担相同的工作,让她反思是不是自己当初在选择上犯了错误。

虽然在常人眼中,做大数据分析应该是当下最为热门且高薪的职位之一,但是八个月和猎头的接触下来,只是让苏迪对工作的要求从换行业变成了换东家,“现在换工作这么难吗?”

自信上升,市场沉寂

答案可能是的。

领英大数据显示,2018年新入职人数和新离职人数分别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36.3%和35%,下半年人才市场表现相对沉寂,“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表现平平,新增职位数量和过去三年同期相比差距也在增大。2019年就业市场也延续了去年的情况,跳槽人数与2018年同比均有所下降。领英认为,就业市场活力的减弱来自两个直接的因素,市场上可获得机会的数量和质量的相对降低以及职场人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更为谨慎。

不过这对求职者的信心指数似乎没有太大影响。根据招聘咨询服务机构米高蒲志发布的报告,76%的受访者对明年的就业市场形势持乐观态度,而去年为 79%。与此同时,69%的受访者相信自己能在三个月内找到新工作,这一指数高于2019年的61%,同时,80%的受访者预计自己在2020年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

求职市场波澜不惊,员工自信心稳定上升,这意味着什么?

“那些优秀的人才仍然认为他们有很多的选择,公司需要制定清晰的计划吸引和留用人才。”米高蒲志(中国)董事总经理Rupert Forster说。如果据此推断,行业上同类型的公司在留用人才上势均力敌。但Rupert指出调查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认知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79%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自主权,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公司贡献极大。84%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认为最需要提升的软技能是冲突管理。

“可能这里有认知的不对称,员工仍然认为自己对公司很重要,仍然认为自己的技能很核心很关键,但他没有意识到企业对他的要求产生了变化,这个信心不意味着是事实。比如,他有信心三个月之内找到工作,但不意味着事实上能找得到。这个信心在我们看来,甚至不排除会有一点盲目。” 米高蒲志(中国)区域总监黄钰杰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补充。

跨行业求职与灵活用工

对于能落实跳槽的人来说,薪酬依旧在上涨。

根据米高蒲志发布的《2020中国薪酬标准指南》,随着各行业对数字化的投资,中国整体对云架构师、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和分析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如果是在上海跳槽,科技领域员工的平均工资涨幅有望达到20%。

这一领域既包含了传统企业的信息技术化又包含了互联网公司。“传统企业在不断地云化和数字化,用互联网的思维、产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触达到客户,是从线下往线上走的一个过程。互联网企业在过去的18个月里很多模式创新并没有真正落地,所以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我们有一个判断,也是我们的候选人、客户给到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他们需要找到落地的产业和场景。” 黄钰杰说。

几位资深招聘总监都和第一财经分享了跨行业招聘出现的原因:公司需要新视野,希望对数字渠道有更多自主把控,以及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变革。显然,用人单位会预留出一定的试错空间,不过对求职者而言,可以在这样的岗位工作多久很难找到有可比性的参考。

随着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调整,更为灵活的合约用工也在科技领域被采用。比如专门操盘上市的财务总监只需要任职18个月左右,以及科技公司通过项目制实现灵活用工,规避对招聘名额的限制。

候选人的期待也在变化。年轻人信奉的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及时回报理念,而资深的候选人,在关注薪酬之外,大到产业的未来发展,小到直属领导风格和团队氛围都会对其决定有着深刻影响。

黄钰杰给出的建议是,求职者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并灵活适应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找准自我定位和发展。当前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再依托于粗犷型经济的增长,而是依赖于精细化经济的增长,这对人才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