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国家医保局正在推行的带量采购政策,在加剧医药行业洗牌的同时,亦同步倒逼制药企业加大研发,向创新转型。从近期药企披露的三季报,可以窥探出一些势头。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A股165家制药企业(涵盖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三大类,部分数据不可统计的企业除外)中,有118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投入皆较去年有所增加,即占比约七成。这118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投入的研发费用平均增长了37.60%。
这118家企业中,今年前三季度投入费用最高的十家企业分别是恒瑞医药(600276.SH)、复星医药(600196.SH)、科伦药业(002422.SZ)、华东医药(000963.SZ)、信立泰(002294.SZ)、健康元(600380.SH)、丽珠集团(000513.SH)、白云山(600332.SH)、人福医药(600079.SH)、康缘药业(600557.SH),投入的费用分别达到28.99亿元、12.90亿元、7.82亿元、7.12亿元、5.95亿元、5.79亿元、4.82亿元、4.64亿元、4.23亿元、3.53亿元。
有意思的是,上述这十大企业前三季度都较去年同期皆不约而同增加了研发费用投入,有些增加的幅度甚至超过50%。
如“市值一哥”恒瑞医药,长期作为A股制药企业中研发费用投入最高的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6.97%。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翻倍多达13家企业,分别是金花股份(600080.SH)、国发股份(600538.SH)、四环生物(000518.SZ)、北大医药(000788.SZ)、灵康药业(603669.SH)等企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本土药企被诟病轻研发重营销。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带量采购政策,正促成医药行业走向一个新的分水岭。
今年开始落地的带量采购政策,在重塑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在推动过期专利原研药降价,同时也推动高价仿制药降价,原先“高价仿制药反而量大”的情况逐渐被“高性价比才能量大”取代,我国药品招采已进入新时代。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带量采购政策推进,仿制药行业正步入微利时代。而我国的制药企业,又以仿制药企居多。
面对政策环境的挑战,制药企业们纷纷在提前做出应对。第一财经记者亦从恒瑞医药内部人士了解到,公司已暂停了一些仿制药项目,将精力聚焦在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上。今年以来,恒瑞医药频频发布新药获得临床试验通知公告,发布的公告数量已达到16个。
自带量采购政策推进以来,对信立泰来说,可谓是百感交集。
在第一轮带量采购,即“4+7”试点城市采购竞标中,公司的核心产品泰嘉(药品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通过降价获得独家中标地位。虽然信立泰此番中标后,可以解决了该产品过去销售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但由于大幅度降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考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6亿元,仅同比增长3.92%。而公司面临的新挑战,还在后头。在第二轮带量采购向全国扩面的竞标中,信立泰的泰嘉却被挤出局。虽然第二轮带量采购还未正式实施,但也意味着信立泰的泰嘉又将丢掉全国大面积市场,对公司打击力度不小。
面对严峻的实挑战,信立泰在研发上,进入到“火力全开”的时候。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7亿元,同比下降37.66%;但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5.9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9%。信立泰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是本期公司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也有企业进一步在规划未来的研发投入。如北大医药(000788.SZ)在三季报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66.40%。根据公司规划,预计三年内将投入近十亿元进行一致性评价、新产品引进和研发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近20个产品的落地。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展望未来,带量采购成为常规化政策,仿制药价格趋势向下,重点关注提前布局转型创新的企业,这些企业将在新一轮医药企业竞争中占据高位,估值也将打破之前的估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