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第三季度申报“大征期”结束,税务总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成绩单”。
今年1-9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25亿元。新增减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7035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827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新增减税4426亿元。
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30日表示,减税降费对稳定经济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更直接更有效地惠及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稳定了经济发展预期。
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92.2%的纳税人认为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前三季度,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9644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64%,受益最大。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受益对象大多是民营经济,前三季度,民营经济享受该政策新增减税1619亿元,占比为88.61%。
此外,出口企业受益明显,经营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前三季度,出口企业累计享受减税2742亿元,同时受出口退税率两次提高的利好,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退(免)税409亿元。
我国多次优化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增幅较2018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减收影响较为明显。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12658亿元,增长0.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各行业门类税负水平,同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制造业新增减税473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31.36%,行业税负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325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21.56%,行业税负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新增减税1179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7.8%,这两个行业税负同比分别下降0.63和0.35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去年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其中纳税指标排名在前两年提升的基础上,今年再度提升9位,实现“三连升”。
世界银行认为,纳税指标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出台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是中国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持续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付树林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简化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的公告》,对仅保留的6项税务行政许可事项,从今年12月1日起,进一步简化办理程序,减轻办税负担,提高服务效率。
对部分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在20个工作日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比如,对纳税人延期申报核准、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等3个事项的办结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对纳税人变更纳税定额核准事项的办结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为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帮助非居民纳税人更好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减轻纳税负担,税务总局还于近日修订发布了《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管理办法》,并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享受待遇更加便利,报表更加精简,责任更加明晰。《办法》大幅简化了非居民纳税人需填写的报表,不仅数量由原来的10张压缩为1张,而且填报的内容进一步简化,只需填报纳税人名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作出声明即可。
《办法》还规定,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实行“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方式,即纳税人认为符合享受协定待遇的条件,无论是自行申报还是扣缴申报,除填报有关报表外,不需报送其他资料,一律改为留存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