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手机要被打爆了,每天接30几个电话,微信都没停过,就在周日,还有两家境外的大型投行电话过来说要拜访。”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CEO张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这个周末,有些人还没明白过来,但区块链却成了关注的焦点。作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体维护可信数据库技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扩展等特点,正成为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后又一项对未来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
在区块链技术圈内部,一直有“币圈”、“链圈”的说法。早在2017年左右,区块链掀起过一波热潮,但当时主要集中于“币圈”,也就是炒币,也由此衍生了很多问题。去年,“币圈”渐冷。
与此同时,“链圈”升腾,行业逐渐聚焦于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产业应用和场景落地。去年,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区块链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当地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此外,有些地区还推出或者扶持本地的区块链产业园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已多达22家。
在张鑫看来,这一波区块链热潮会与2017年那一波有本质的区别,“这一次,是真正的场景方进场,技术助力实体经济。”他说。
区块链产业园区纷纷涌现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区块链企业共672家。区块链产业规模约10亿元,区块链相关产品交易、教育等衍生产业的规模约为40亿元。
2016年—2018年期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事实上,早在2013年之前,我国注册成立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只有26家,2014年到2015年企业数量稳步增加,达到99家;进入2016年,我国区块链初创企业呈井喷式增长,2016年注册成立的区块链企业有116家,2017年注册成立的区块链企业达到158家,2018年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共注册成立299家,同比增长89%。
2018年新成立的区块链企业约占全部企业约44%,说明目前我国区块链企业仍以初创企业为主。
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资本的不断涌入,国内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将区块链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相关政策扶持之下,区块链产业园迅速崛起。
自2016年11月,中国首个应用区块链孵化基地落户上海宝山以来,杭州、广州、重庆、青岛、武汉、长沙、佛山等多个城市的区块链产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据互链脉搏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5月,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已多达22家。
“去年,位于佛山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寻求金融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到区块链技术,一方面是希望区块链赋能金融,另一方面也是利用该技术,寻求与当地诸如家具、陶瓷、五金等优势产业相结合的机会。”张鑫说。
“我个人认为,区块链技术未必会出现互联网时代那种百家争鸣、千团大战的行业情景,这也跟技术的特点以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系,”张鑫认为,在这个行业中,缺乏的从来不是大量的企业,而且缺乏能够与技术相结合的大量的场景。
技术的终极哲学是服务实体经济
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尚处最初级的阶段,行业形态未定,由此导致在区块链产业园的运作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互链脉搏调研数据显示,超五成园区规模不足3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亿元以下占比达46%,从开发模式来看,国内近70%的区块链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系政府主导,所以,地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强弱对区块链产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虽然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发展虽然遍地开花,但各个园区实际招商进展却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热点区域的园区平均入驻率超过60%;另一方面,超三成产业园区空置率高于50%,尤其是内陆地区的产业园区,由于缺乏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招商更加困难。
“我们正式入驻的企业有43家,但能够通过政府、专家的区块链认证的目前仅有5家,这5家是真正实现了技术落地,另外有4-5家还待认证中。”张鑫说,“对于区块链,有人说是理念,有人说是信仰,也有人说是哲学,反正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项技术,技术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场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