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缩表不久的美联储,从10月16日起将正式开始“扩表”,初期以600亿美元/月的规模购买短期美债,后续将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不过,这并非金融危机后实行的量化宽松(QE),其购买的是短期债券,而非当时集中买入的长期国债(长端利率多与房贷等挂钩,压低长端利率对经济更具刺激效应),因此对全球市场的刺激效应可能有限,但这也推升了对未来美联储重启QE的预期。
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管张愉珍对记者表示:“此举并非QE,而是为了平抑回购市场的剧烈波动,把利率控制在目标区间。不过我们也预计10月底仍将降息25bp。”
对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各界则预计短期仍将维持稳定。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三季度经济数据,以及下周一(10月20日)LPR(贷款报价利率)报价。
“市场预计短期数据可能季节性冲高,但四季度整体仍将趋弱。昨日央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维持3.3%,未作调整,可能也暗示10月LPR报价仍会是报价行在加点幅度上顺应调控趋势,做进一步压缩。”交银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告诉记者。
美联储扩表并非QE,但降息仍或持续
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购买国库债券的行动将至少延续至2020年第二季度,并强调“此行动纯粹是为了货币政策有效实施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并不代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出现改变”。
美联储放出大招,主要是因为早在9月时,隔夜回购协议利率飙升248bp至4.75%,为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已经超出了当时联储的利率管理区间(2%~2.25%)。换言之,美联储自己设定的利率区间快盯不住了。在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提升了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率的要求,这在目前看来似乎出现了副作用。此外,过去两年来的缩表也导致金融体系内准备金水平下降。
“尽管银行仍然有1.3万亿美元的超额储备,但由于危机后过去十年里金融监管不断趋严,银行需要的流动性更多,这也导致今年9月出现回购市场的波动,目前美联储的做法只是纠正了一个错误。但这也意味着,美联储未来无法再收紧货币政策。”德国商业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雷彻特蒙对记者称。
尽管此次扩表不值得过度解读,但就中长期而言,美联储持续降息仍是大势所趋。
10月初公布的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降至47.8,触及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的最低位,一度引发美股暴跌两日。尽管如此,各界认为,目前消费和就业的强劲将支撑美国这个由消费驱动的经济体免于陷入衰退。9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失业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5%,为1969年12月以来新低。机构认为,美国消费者的韧性可以使经济摆脱衰退,只要人们有工作,他们就会消费。不过机构也提及,需要持续关注ISM指数的疲软,以及美元走强对美国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如果收入和利润率大幅度下降,那么雇佣动力的丧失将导致消费开始承压。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本月末降息25bp的概率为72.9%,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5.4%。市场预计美联储到2020年前将降息100bp。
就美股市场而言,上市公司将于10月中到11月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密集披露三季度业绩。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疲弱,叠加贸易摩擦和政治不确定性持续,都加大了市场对于企业盈利状况的担忧。中金公司提及,美股三季度盈利负增长程度加深,科技股更明显。根据Factset汇总的市场一致预期,在可比口径下,继今年一二季度小幅负增长后,三季度标普500指数EPS(每股收益)或同比下滑4.8%,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综指EPS或同比下滑7.5%,下滑压力更大。
板块层面,公用事业、房地产增速领先;能源、信息科技和原材料落后;能源、银行、制药、信息科技增速较二季度明显下滑。整体来看,市场预期,仅公用事业、房地产和医疗保健EPS同比正增长;而能源、科技、原材料将明显下滑。不过,多数资管机构认为,美股今年并不会大幅下挫,全球宽松潮将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加之美债收益率已经处于低位,因此资金仍将流入权益市场。
中国聚焦LPR报价,四季度仍有望宽松
相较美联储的动作,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概率仍将“以我为主”。目前,市场的焦点落在下周一LPR报价,以及四季度后续可能祭出宽松政策上。
此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强调,我国并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国家央行所做的那样,有一些比较大的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在整个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应当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在尽量长的时间内延续正常的货币政策。
“我们非常关注LPR的新报价,目前债市处于震荡走跌的态势,主因就是短端利率下不来,如果LPR报价出现小幅下降,预计会对近期纠结的债市产生短期的刺激作用。”某股份行资管部研究主管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逼近3.2%的水平。
由于货币政策短期持稳,资金利率难以大幅下行,且短期CPI趋于上行,多数机构目前对利率债仍持获利了结的观点,但将等待加仓时机。“债券牛市尚未结束的主要依据在于,资金面流动性仍然较为宽松和稳定。目前最为关注的就是未来的经济数据、LPR走势,以及银行融资成本究竟会出现多大幅度的下降。”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基金经理单坤对记者表示。
10月16日,央行开展2000亿MLF,除了对冲国债发行缴款和10月下旬税期带来的流动性抽离效应外,“还有一重用意,就是逐步形成每月月中MLF操作的常态机制,作为LPR报价的锚。11月5日有4035亿元一年期MLF到期,预计央行会缩量或延后对冲,以使MLF到期分布更为合理。”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告诉记者。
机构也认为,此次MLF操作利率维持3.3%,未作调整,可能暗示10月LPR报价仍会是报价行在加点幅度上顺应调控趋势,做进一步压缩。
在外部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渣打预计,年底前央行将继续降准或通过定向工具注入等量流动性,从而维持社融总量增长略高于名义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