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场低利率环境中,保险业对“利差损”的担忧日盛,进一步跑马圈地和防范利差损。
保险业之所以对利率问题如此敏感,与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于利差益、费差益和死差益等。在费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利差和死差对中国保险业经营的影响最大。当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高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时产生利润,反之则造成亏损。
近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至2.00%,为美联储自7月开启降息后的第二次降息。今年6月,欧洲央行已下调了所有三大政策利率,其中隔夜存款利率削减至-0.1%,成为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央行。
据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了季度审查报告,称全球负利率问题令人担忧。BIS指出,眼下美联储、欧洲央行宽松政策已使全球债券收益率下降,负利率政府债券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20%。
当前,中国债券、另类投资等资产收益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高位。但近两年来收益率下行趋势和全球低利率大势已让中国保险业对利差问题感到担忧。
一方面,保险负债成本是刚性的,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之下,保险资产配置压力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保险行业一直存在一定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即负债久期超过资产久期,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较大。
目前,保险业应对利差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资产端加强资产负债联动,拉长资产久期,改善投资水平;二是从产品端降低定价利率,从源头防范利率下行风险。
第一种方式已成行业共识。目前保险业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加大配置长久期债券,增加另类资产投资。在此基础上,一些大型险企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大力布局大健康、大养老等与保险主业关系密切的领域。
第二种方式已经引起行业关注,今年8月底银保监会发文将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释放出强烈的利差损防范信号。多位保险机构经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大部分险企在产品设计上已经抛弃了以往收益率至上的思路,未来利率持续下行的话,负债端肯定需要把收益率往下调,但在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当前仍需在维持一定市场规模和防范未来风险之间寻找好的平衡点。
有分析认为,未来10年内中国保险公司价值会保持持续增长,但主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给付风险;二是长期利率下行带来的利差损风险。这两大风险在未来5年左右将逐步显现。
在全球保险业,利差损和曾数次显露“獠牙”。1997年~2001年间,日本多家寿险公司因此前销售了大量高利率保单导致资不抵债倒闭。中国保险业虽然也曾经历过一场由利差损引发的危机,但最终这一问题伴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高速发展而成功化解,仍然缺乏完善应对利差损问题和养老金长期给付风险的实战经验。如何平衡规模与风险,如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将是中国保险经营者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必须考量和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