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整体下滑正在推动奶粉行业整合的进程。
继9月16日蒙牛乳业(02319.HK)宣布将斥资71亿人民币收购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之后,9月19日晚,此前圣元国际也完成对哈尔滨艾倍特乳业的收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随着人口出生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部分经营困难的小奶粉企业开始考虑退场,最便宜的标的甚至只有三、五百万,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开始提速。
圣元国际19日晚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已经完成了对哈尔滨艾倍特乳业的收购,后者成立于1988年,也是国内较早采取湿法工艺的婴配粉生产企业,并在2017年完成三个系列产品的配方注册。不过当天圣元国际并未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
收购完成后,艾倍特乳业将转为圣元国际的子公司,圣元国际旗下的婴配粉注册系列总数将达到15个系列45个配方。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区别于蒙牛战略性并购贝拉米,圣元国际的并购则更直接,主要是为了拿到艾倍特乳业的配方注册资格。根据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注册制要求,一个工厂只能注册3个配方系列,而对于大型奶粉企业而言,本身工厂产能相当大,一个工厂三个配方很难完全消化其产能,只有拿到更多的配方注册名额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在国内3-5线市场,中小品牌仍有操作的空间。
刚刚通过配方注册的坦图奶粉总经理何康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国内3-5线市场母婴渠道依然占半壁江山,奶粉也是母婴渠道的利润产品,大品牌的产品虽好卖但利润微薄,母婴渠道依然希望有高利润的区域产品可以代理,而拥有更多的品牌,在未来在区域市场竞争中也就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周内行业就出现了两起奶粉企业并购案,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而上一轮集中的行业兼并重组还是在2014年。
2013年国家工信部编制了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并在2014年成文下发,根据方案,到2018年底,争取形成3至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这一政策也推动了2014年年内的多起行业并购,但随着国内奶粉市场不断向好,中小企业意愿并不强烈,行业兼并也随之降温。
虽然2018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对行业进行了洗牌,但通过注册的仍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8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批准161家工厂的1197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其中国内112家工厂899个配方,占比75%;境外49家工厂298个配方,占比25%。
在业内看来,随着政策的推动和行业形势发生改变,进展缓慢的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正在重启。
一方面,国家正在鼓励行业兼并重组。2019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就包括要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等内容。
2019年6月3日,国家七部委下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将促进行业兼并重组和提档升级。鼓励各地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另一方面,由于2018年国内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对奶粉市场带来的影响逐渐在2019年开始体现,面对市场总量的萎缩,国内外大型奶粉企业采取了更积极的营销策略抢占市场,这也挤压了中小奶粉企业的生存空间,而卖掉最值钱的配方注册名额也成为其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通过配方注册的小奶粉企业的标的并不少,价格也下滑了,便宜的小型干法工艺的奶粉厂的价格只有300-500万,湿法的工厂标的价格会贵1-2倍。”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奶粉产能过剩,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部分小奶粉厂虽然通过了注册,但市场销售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