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9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今年1月份至8月份,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净利润9431.9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虽然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央企通过改革与创新,依然在困境中实现了较好发展、增长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稳步推进。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央企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上市公司,各省区市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49%。
除了混改覆盖面扩大外,力度亦向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以国家电网为例,去年底推出混改十大举措,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建特高压直流输电、增量配电、电力交易机构、综合能源服务、抽水蓄能等业务,涵盖了公司电网、金融、产业、海外业务全部经营范围。
昨日,国家电网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罗乾宜透露,目前,这些混改举措所涉及的具体项目都与相关合作方达成了初步意向,国家电网正有序推进后续相关工作。“仅从国家电网角度来说,目前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就已达406家。”罗乾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3年以来,国家电网累计引入非公资本196亿元,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混改的深入推进,企业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亦得到明显提升。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称,在2013年至2018年实施混改的央企子企业中,混改后实现利润增长的企业超过七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混改企业在市场化选人用人以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探索。
据翁杰明介绍,截至2018年底,40家中央企业制定了职业经理人制度,977户子企业共选聘职业经理人4374人,各地共有95家省属一级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从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上看,45家中央企业控股的91户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实施股权激励一年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年均增长率达到16.7%。24家中央企业所属科技型子企业的104个激励方案经集团公司审批后正在实施,激励对象人均收入增幅达到14.9%。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值得关注是,在本轮国企改革过程中,除了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立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同样成效明显。如在“处僵治困”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资委累计完成1957户“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的主体任务,总体工作进展达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