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进入到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有60万家,比2013年增长四倍多。家庭农场经营土地的面积在登记名录中总面积1.6亿亩,其中71.7%的耕地来自于租赁。到去年底,全国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946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大概30多万。
9月18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阳给出这组数据。
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不论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中办、国办印发文件,都提出“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赵阳称,从家庭农场培育工作的推进角度来看,家庭农场扶持政策的框架已经初步构建。《指导意见》是第二个比较系统的指导家庭农场发展的文件。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区、市)都下发了相关的政策实施的文件。
目前,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发展质量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赵阳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五大原则:坚持农户主体、坚持规模适度、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示范引领。
对于适度规模,他提到,这一条指导原则是把握《指导意见》精神的关键点。要引导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当地的资源情况,来实现最佳的规模效益。这个过程中,特别是要防止片面地追求土地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要防止“垒大户”。实践中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多大才是最合适的?标准就是看它的效益。只要实现了最佳规模效益,规模可以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未来我们倡导的家庭农场,就是要以效益论英雄,而不是以规模论英雄。
对于市场导向,他提到,就是要提高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政府的作用就是要保驾护航,做好引导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切忌过多行政干预,搞强迫命令。
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冀名峰也提到,这些年,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一些困难,家庭农场一样也面临着自己的困难。这些困难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家庭农场表现比较突出的。
比如,风险防范。经营过程中市场风险,生产过程中自然的风险等。怎么最大限度避免风险?政府怎么帮助农民、帮助家庭农场减少这些风险?
再比如,用地方面。家庭农场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设一些农业设施,比如集中育秧的设施,晾晒场、烘干设施、仓储设施、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库棚等,这些都需要占用一些土地。怎么取得土地?家庭农场和其他经营主体一样也面临着巨大困难,特别是家庭农场相对其他经营主体实力比较弱,用地难度更显得突出。
第三个难题,融资难。融资难是农业领域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问题,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农业产业的特点使其没有工业企业那样有更多的抵押物。家庭农场相对其他经营主体来说规模比较小,信用贷款获得难度比较大,还有农担系统这些年的重点覆盖家庭农场还不够等因素,导致家庭农场在融资方面困难比较大。
第四,人才困难。农村建设、农业建设普遍缺乏人才,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农业缺乏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人才、缺乏新技术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