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可以说是冷暖相交的年份,既有共享经济热潮退去的幻灭,也有5G、AI等前沿技术发展的曙光;既有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寒冬,也有机器人产业发展所呈现的生机;既有中美贸易摩擦掀起的惊涛骇浪,也有“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带来的机遇。
这一年,我们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一个是“黑天鹅”,一个是“灰犀牛”。前者比如中兴事件、区块链,后者包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风险等。当“黑天鹅”和“灰犀牛”同步出现的时候,这必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趋缓,从数据上看,2018 年是 2000 年后中国“最困难”的一年,历史上首次出现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4 个月低于 6%的情况。表面上看,2018年经济活动放缓主要是债务清理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调整和震荡,更深层面上则是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消退后,旧的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叠加的副作用凸显,这也意味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宏观层面,国家充分利用了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弹性作用——四次定向降准,一次定向降息,调整小微企业贷款标准;出台多项减税降费举措,推动投资与消费,从而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杠杆。2018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与此同时,在新兴产业方面,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微观层面,面临市场降温、消费需求趋紧,许多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谋求组织变革与技术创新。例如,2018年的碧桂园,在业绩登顶后主动“提质控速”,追求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改进传统建造工艺,引用新材料、新技术,推进高质量建造技术应用;另一方面,布局机器人与现代农业领域,研发智能制造,借力机器人革新传统建筑与服务行业,同时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全新产业生态圈。
尽管从历史的时间线来看,2018年或许只是一个并不显眼的年份,但如果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这一年的许多个事件节点,或许又意味着某些变革的兴起,孕育着某种新的开端。
正如德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说,我们处在忘记过去的危险中,而且这样一种遗忘,更别说忘却内容本身,意味着我们丧失了自身的一个向度,一个在人类存在方面纵深的向度,因为记忆和纵深是同一的。或者说,“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我们身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每一天的新闻报道正记录着时代的轨迹。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被真实客观记录下来的历史,能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抵达纵深。
尽管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已经使媒体传播语境发生了巨变,甚至混淆了传播的边界,但我仍然选择坚信专业的力量;尽管浮躁、逐利、焦虑的情绪充斥于我们日复一日面对的信息洪流中,但我依然相信思想所创造的价值。
幸运的是,2018年,我们仍然有许多像《第一财经日报》这样恪守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在理性、客观地记录着社会。这本书,汇聚着记者们专业的观察,记录着社会个体与组织的力量与生机,回头再看过去一年里那些影响过我们生活的重要事件或节点,我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
兼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
朱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