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正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其他下游品种
■本报记者 王宁
作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最具代表性产品的玉米期货,已平稳运行15年,截至目前,玉米期货在产业的深度得到了有效回应。在9月11日举行的“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是玉米期货恢复上市15周年,也是玉米市场化改革不断探索的15年,大商所在持续推动玉米期货市场行稳,和为玉米市场化改革贡献“期货力量”给予了肯定。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在当前务实期现货市场深度的基础上,大商所还将继续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广度的衍生品服务。目前正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淀粉糖等下游品种,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力量”已得产业回响
玉米是我国三大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多年以来,期货为服务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所做出的成绩,已得到了产业企业的肯定。据了解,1993年大商所开业首日上市的期货品种中就有玉米期货。15年来,大商所持续推动玉米期货市场行稳致远,积极为玉米市场化改革贡献“期货力量”。
“15年来,交易所紧紧围绕玉米生产加工、饲料养殖的产业链条,在上市玉米期货基础上持续推出了与该产业链相关联的鸡蛋、玉米淀粉期货和豆粕期权、玉米期权、相关商品互换业务、商品指数,为玉米产业链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避险工具。”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力求不断丰富玉米产业链的衍生工具和产品,为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提供多元化选择。
据悉,今年前8个月,玉米期货成交量为6200万手,成交额1.2万亿元,日均持仓94万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55%和35%,为产业企业管理风险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今年新上市的玉米期权,已累计成交314万手、成交额8.5亿元,市场功能初步显现。已开展涉及玉米产业的商品互换业务21笔,推出玉米生产加工和饲料养殖相关商品指数10只,为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便利。
李正强还表示,在持续优化玉米品种规章制度方面,不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参与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易的单位客户已达5687户,成交量占比34%,持仓量占比51%,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完善。近年来,玉米产业链品种的期现货价格相关性稳步提升,玉米消费量、贸易量前10名的龙头企业中、各有6家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玉米产融结合格局已初步形成。
大商所农产品事业部副总监胡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些年农产品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不断提升,以玉米期货为例,上市以来,始终与时俱进,根据现货市场变化创新和完善合约规则。大商所通过集团交割制度在产区设立交割仓库,目前已设立11家集团交割仓库,13家分库,满足了产业客户套保和交割需求。
生猪等下游期货品种正在推进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玉米期货,已经深得产业企业的一致好评。在玉米期货上市的15年里,我国玉米产业经受住了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价格、2008年出台临时收储政策、2016年取消临储等一系列重大考验,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从贸易方式看,已经从比较简单的“一口价”模式,发展到开始出现基差定价、商品互换、场外期权和“保险+期货”等多种灵活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逐步得到有效发挥。
“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玉米消费大幅下降,不少玉米现货商运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玉米期货正逐步成为现货企业的避风港和现货产业链的稳定器。”李正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不断完善玉米产业链衍生产品体系。
“目前正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淀粉糖等下游品种,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李正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说,同时,将不断推进规章制度创新,探索进一步创新交割制度、完善交割管理,推动玉米市场从北到南、从产区到销区、从水路到陆路的全面融合和畅通。
此外,还会不断扩大服务玉米产业的方式与手段。持续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探索开展“新型粮食银行”试点,积极推广玉米基差贸易试点,努力形成可广泛复制的典型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客户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参与交易客户数46万户,单位客户持仓量普遍提升。农产品期货套保效率和价格发现功能普遍提高,其中豆一、玉米、鸡蛋套保效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95%、94%和72%;期现价格相关性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75%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