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中国私募市场的发展正在进入出清阶段。过去几年,私募行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当前对质的提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日前,基岩资本再度更新了招股说明书,这也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冲刺美股纽交所之路具有实质性进展的一次。
基岩资本上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申请美股上市的公司多次更新招股说明书是常态,作为中国首家冲刺美股上市的私募公司,将对行业发展起到引导和规范发展作用;公司股东的股权进行质押是基于搭建VIE架构需要,大股东是作为财务投资参与,暂不参与经营管理;未来公司将加大对A股市场的投资布局。
去年净利润860万美元
日前,基岩资本更新了招股说明书,这也是自申请上市以来第7次更新。《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一季度,基岩资本的管理规模增至50亿元。此次招股说明书显示,经审慎考虑,基岩资本上调拟募资金额至3000万美元,并计划登陆纽交所。
“多次提交招股说明书在美股市场并非大事,比较常见。”基岩资本上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同时,多次更新招股书主要是因为在申请上市期间,一旦财务数据发生变动就需要更新,而更新数据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问询回复也会历时两个星期左右,公司的上市时间就会被延长。
同时,对于上市进程的延长,该负责人表示,去年6月份至今,国际形势变动较大,在一系列事件影响下,SEC的审计工作愈加严格。“这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上市的企业造成了进度影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基岩资本营收同比增长126.8%至2895万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00%至862万美元。由于基岩资本管理规模的增长,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决定申请在纽交所上市。
基岩资本管理层最新预计,将在今年内实现美股上市。并表示,在强监管时代,私募行业强者恒强是市场的普遍认知,风控能力与投资管理能力强的私募地位将会进一步得到凸显。
“对私募机构来说,监管层检查以及组织自查潜在的风险十分必要,这能帮助私募机构梳理自身业务,提前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基岩资本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现阶段,公司高度重视风控工作,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净值化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据了解,自基岩资本成立以来,便投资公开上市或寻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经济公司,即所谓的中概股,并完成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今年年初,基岩资本的业务从美股市场中概股延伸至国内市场,并成功发行了第一只A股基金,正式宣布进军A股二级市场。不过,《证券日报》记者从基岩资本招股书中并未发现A股基金的投资收益。
“A股市场将是基岩资本下一步布局的重点所在。”基岩资本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A股市场业务的多元化,与一级市场周期传导的错峰对冲,也加强了公司业务的抗周期性。
大股东暂不参与经营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基岩资本股东有7位,其中,吴琴、赫旭同时为公司大股东,持有股权均为37.5%,罗伟峰持股股权10%,林涛、庄晓海、赵跃勤、刘梅芳分别持有5%、5%、3%、2%,但董事长为罗伟峰,赫旭作为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吴琴仅作为董事。
“罗伟锋和吴琴都是公司的股东之一,无其他特别的关系;公司董事长并不是持股最多的。”基岩资本上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吴琴是公司的重要投资人之一,是公司的财务投资方,不参与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上市主体的股权架构以最新招股书为准。
同时,当前基岩资本7位股东的股权处于出质状态。基岩资本相关人士表示,股权质押主要是因为公司赴美上市,需要搭建VIE架构。VIE架构的搭建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境内的实际运营公司的股东将所有股权全部质押给WOFE(外商独资企业),以实现境外上市实体对境内业务实体的控制。
所谓VIE,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s(可变利益实体)。
目前私募基金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作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私募机构,SEC对基岩资本的考量更为严格。有业内人士指出,私募行业尚属新兴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正如当年的互联网行业。作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私募机构,基岩资本如果能够成功上市,不仅本身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国内的私募行业,也会有一个标杆性的效果。国内私募公司赴美上市的局面有可能就此打开。
基岩资本在招股说明书中也表示,实现上市后,公司会运用IPO募集资金进一步拓展产业上下游,包括增加人员、整合财富销售业务、资产端业务优化等,通过业务协同效应,有效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