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70% PTA等期权产品推出引弓待发

2019-09-03 11:04:47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宁

近年来,在白糖等首批商品期权试点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我国商品期权市场品种不断扩容,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特别是棉花、玉米和天然橡胶三大期权上市,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这也标志着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从9月2日举行的国际期货论坛上获悉,自推出白糖和棉花期权后,整体运行稳健,市场成交增长。年初至今,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3万手和13万手(单边,截至8月30日;下同),较去年同期增长70%和21%。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后期还将积极推动更多期权品种上市,积极开展了PTA、甲醇和菜籽粕等期权研发上市工作。

前5个月期权开户数达5.4万户

近些年,交易所汇聚市场各方力量,以满足实体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期权市场培育和品种维护,持续加强期权制度和技术保障,大力推进期权新品种研发上市,市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获悉,今年前8个月,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3万手和13万手,较去年同期增长70%和21%;白糖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成交11万手,日均持仓19万手。棉花期权上市半年多来,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1.3万手和7万手,单日持仓量由上市初期的0.6万手持续增长至12万手。

今年5月底,郑商所实施了新的交易者适当性制度,客户期权交易权限开通效率明显提升,开通数量迅速增长。据了解,在速度方面,日均开户数由前期的约50户,增加至目前的约550户;在总量方面,开户总数已达到5.4万户,较5月底增加3.4万户。参与交易的客户数由前期的日均1000余户增加至目前的日均1400余户。

“目前有40余家涉糖企业和30余家涉棉企业探索开展期权套保,市场功能初步显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白糖和棉花期权上市以来,交易所端、会员端技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通过了多品种期权实盘检验。

海通期货总经理吴红松表示,对比成熟市场期权发展来看,虽然我国商品期权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其中,郑商所在推动我国商品期权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包括稳步推进主要品种的配套期权上市,不断完善合约规则,研究开发商品指数期权等新型衍生品,探索场外期权等新业务,开展期权组合保证金制度的前瞻性研究,持续开展市场培育等,有力推动了我国商品期权市场稳步发展。

更多商品期权值得期待

今年以来,根据相关产业实际需求,按照郑州期权市场规划,郑商所积极开展了PTA、甲醇和菜籽粕等期权研发上市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合约设计,推出了仿真交易。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夯实期权市场发展基础,补足市场短板,增强服务能力,促进功能发挥:一是丰富期权品种供给。积极推进PTA等期权品种上市,服务能源化工及油脂油料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做好期权新品种研发储备,以及价差期权、系列期权等新产品的研究工作。

二是优化规则制度供给。优化组合保证金等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实施分级做市商制度,建立做市商竞争机制,优化做市商激励机制,提升报价质量和水平。调整期权频繁报撤限制,满足机构投资者交易需求,提升市场流动性。

三是增强市场服务能力。在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方面,研究探索场外期权等新业务,不断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服务功能。

事实上,白糖期现货市场联动紧密,截至目前,国内白糖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85,价格“风向标”作用凸显,国内生产和贸易企业的销售以及终端消费企业的采购都将白糖期货价格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基差点价已经成为白糖现货贸易中的重要贸易方式。

据悉,国内80%以上的大型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都参与了白糖期货管理风险。中粮糖业、云南农垦等龙头企业也积极探索利用期权开展风险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粮期货总经理王庆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白糖产业链企业直接通过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也有一些企业借助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服务生产经营。

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至2020年榨季,国内外食糖市场形势错综复杂,国际食糖库存高企,主要产糖国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大,国内制糖企业经营依旧面临较大困难,白糖期货期权的功能发挥还有提升空间。希望通过专家的建言献策、同行业间的经验分享,加强同行业信息交流,帮助广大涉糖企业把握市场形势,推动白糖期现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