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TOP20券商主动管理规模占总资管规模比重为35%,同比增长了4.07%
■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20年风雨历程,券商资管规模从不足1000亿元发展到18.77万亿元,而后又经历连续14个月下滑。潮起潮落间,券商资管人从未退缩,在资管新规落地1年多之际,券商资管业务正在加速转型,当然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转型之痛。
连续14个月下滑意味着什么?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为11.15万亿元(其中不含券商大集合产品规模)。《证券日报》记者追溯发现,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规模已经连续下滑14个月,最近一次券商资管规模环比增长是在2018年4月份,券商资管产品规模为16.14万亿元。
为何这个时间点起,券商资管规模剧烈缩水?
2018年4月份,整个资管市场迎来一场富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出台。2017年11月份,监管部门起草了《资管新规》,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8年4月份,《资管新规》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正式宣布中国百万亿元资管市场将进入统一监管时代,14个月连续下滑的资管规模态势也悄然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有助于推动资管产品和服务加快转型,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质,促进资管业务更加规范健康,从长远看将利好资管行业发展。尤其是,强调打破刚性兑付的相关安排,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同时,这一系列监管要求的提出,对有关各方面带来不小的挑战,应充分利用近3年的过渡期,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资管新规》落地后,“去通道”的态势逐渐延续,但对于券商资管人来说,我国券商资管业务的征途从未停止,近2年各路纷纷积极转型、培养主动管理在券商资管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成新目标
尽管券商资管规模大幅度下滑,但券商资管收入似乎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共计127.33亿元,同比减少8.32%,较2018年下半年减少8.79亿元,微降6.46%。天风证券认为,虽然券商通道和大集合占券商资管规模超70%,但对整体业绩贡献度不足2%,短期对于券商业绩影响有限。
长远来看,此次《资管新规》带来的券商资管规模下滑,反而有利于券商资管业务后续深化转型。另外,监管政策对大机构的影响远不如对小机构的影响,市场规范有利于金融领域的集中度提升,反而利好风格稳健,风控合理的大机构。
目前,券商资管业务排名有所变化。观察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券商资管月均排名TOP10名单可以发现,头部券商居多,强者恒强格局明朗,也有不少重视主动管理能力的中小券商以差异化定位异军突起,占一席之地。
主动管理业务已成为考核券商资管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资管整体规模在下滑,但是头部券商的主动管理规模正在逐步增长。
观察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TOP10名单可以发现,主动管理规模在5130亿元至642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正在逐步增长,据基金业协会数据计算,2019年第一季度,TOP20券商主动管理规模占总资管规模比重为35.18%,同比增长了4.07%。
面临一场“攻坚战”
对于资管行业来说,野蛮生长告一段落,打破刚兑有利于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券商资管管理规模主要集中在1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远比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资管管理规模(主要集中在300亿元以内)和期货公司资管管理规模(主要集中在5亿元以内)要高许多。
再从产品类型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中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规模最多,达107998.58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规模为19873.26亿元;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资产规模为4846.43亿元。
事实上,资管业务长期不居于券商业务核心地位,需要配合核心业务进行取舍。一位资管业务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资管业务转型的趋势下,券商资管业务正面临着一场“攻坚战”。
在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看来,中国券商的资管业务现阶段依然享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资产管理业务是券商机构服务中具有协同效应的一环,而国内市场券商机构化业务方兴未艾。另外,中国券商资管产品整体收益率偏低,主动管理与服务提供能力有待提升。未来,具有优秀的主动管理能力、依托强大的财富管理业务为支持的头部券商有望进一步巩固资管业务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