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下称《规划》)显示,到2020年,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广西北部湾港和海南洋浦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通关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组织水平显著提升,陆海新通道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参与《规划》编制的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通道不仅代表新的建设通道,更代表新的运营组织方式、产业联动方式。
“点轴式”连通城市群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
新通道之“新”在于经济的空间布局上,以点轴式模式连通城市群。
李牧原具体解释说,西部身处内陆地区,解决物流效率,找到最近的出海口,就找到了连接国际市场的最短通道。西部有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相对强势的城市群。将相对强的城市群连通,所以物流枢纽在整个规划中特别重要。规划充分论证了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对地区的带动作用。物流效率是西部发展的瓶颈,通过打通物流通道,建立物流枢纽,形成物流产业集群,来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此外,《规划》明确了西部地区的国际区域合作空间,即东盟。
“西部地区是产业转移重点,东盟地区也是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重点,两个地方都有相对的成本洼地,两个成本洼地如何联动起来、相互带动,是新的命题。中国对东盟的采购、进口都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建立起来。西部将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主要战场。”李牧原说。
铁路三大能力待扩充
《规划》显示,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 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李牧原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这三条通道还有很多单线铁路,运力受阻,未来运能运力要扩充;这几条铁路汇聚到钦州之前要形成技术编组,目前这一能力较弱,到钦州之后是地方铁路,地方铁路与国铁接轨的地方,能力还需要扩充;沿海铁路进入港口之后的港铁换装能力需要扩充。期待中老铁路开通后,形成纵贯中国和东盟的泛亚铁路通道,未来要利用起来。
《规划》指出,核心覆盖区围绕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切贵阳、南宁、昆明、遵义、柳州等西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与主通道的联系。
辐射延展带方面,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连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优化主通道布局,创新物流组织模式,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的枢纽辐射作用,发挥铁路在陆路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和港口在海上运输中的门户作用,促进形成通道引领、枢纽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
对此,李牧原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出口物流通道东西强、南北弱,对于西部一些省份来讲,“一带一路”看似很近,但却没有直接的路径。《规划》打开了一条南北向通道,构建了网格化通道,让“一带”和“一路”连起来,满足了通过“一带一路”连接国际市场的需求。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有三种联通国际市场的通道——有沿海、沿边、沿江优势,但此前优势不明显,且各自形成了竞争而不是协同关系。李牧原认为,《规划》重新梳理了协同优势。
“新通道不是简单的纵向通道,而是把中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通过纵向走廊连接东盟,通过沿江优势连接大湾区,通过铁路优势连通了亚欧大陆桥。”李牧原说。
推动通关便利化
《规划》对通关便利化提出了改革新举措。
例如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点接入、共享共用、免费申报。扩大“先期机检”“智能识别”作 业试点。在防城港港、湛江港等港口探索完善大宗商品“先验放后 检测”检验监管模式。支持在通道沿线铁路主要站点和重要港口合 理设立直接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查验场所。在有效监管的前提 下,科学设置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查验场地,建立口岸 进口商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设置。支持重庆建设内陆口岸高地。
在强化国际通关合作方面,推动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国际合作。探索安全智能锁在国际铁路班列和跨境公路运输中的应用。扩大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范围,促进信息互换、监管 互认和执法互助。
李牧原认为,规划的目的是贸易为主,新通道不仅仅是物流通道和交通走廊,而是交通、物流、商贸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立物流节点来解决贸易便利化中最关键的物流问题。《规划》中的“单一窗口”等措施针对我国专项指定口岸的牌照过多过于繁杂的问题。希望未来能够尝试更多自贸区性质的创新,形成负面清单,便利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