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臻
楼道杂物堆积有多可怕?近日一则视频显示,有救护人员抬着病重老人下楼时遭遇重重障碍,先在栏杆处遇到自行车,又在拐弯处碰到大木柜,费尽周折才走出来。
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是个老问题。事实上,不仅楼道,单元门口、消防栓旁、电梯平台等,都是重灾区。存放之物也是五花八门,大件如电动车、自行车,小件如玩具布偶、笤帚簸箕。杂七杂八摞一块,不仅看着糟心,同样暗藏隐患。有些物品本身就易燃易爆,即便无害,长期堆置,也易滋生蚊虫病菌。更关键的,公共通道梗阻,一旦发生意外,救援迟一秒,生命受到的威胁就多一分。
公共空间不是“私人储物室”。保持空间整洁,维护生命通道畅通,是文明素养的要求,更是必须严守的规矩。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圈占消防设施和器材,占用、堵塞、封闭消防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都属于违法行为。而就北京来说,上月起付诸实施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提出,要重点治理“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可以说,乱堆杂物占用公共空间,决非个人小节,而是涉及违规违法的大问题。只有从法治的高度认真审视,这一顽疾才能找到破解的线头。
楼道“拦路虎”不能没人管,为此社会呼吁已久。可为何道理都懂、法规已有,却屡屡陷入治理难?着眼现实,有的是“侥幸心理”作祟,“之前这么放,不也没出事吗”;有的是“占便宜”心态主导,“别人都占地儿了,我不放就亏了”,但归根到底,还是执法过于宽松软。批评两句,罚点小钱,难免一切照旧。从这个意义上说,向陋习开战,必须以严查倒逼守规,让痛感逼出文明。一旦发现公共空间杂物堆积,务必找到责任人,该清理一定及时清理,该处罚必须严格处罚。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应有堵有疏。如自行车不能放楼道,小区有无集中安置点?居住条件狭小、储存空间不足,社区有无可租赁和周转场所?在这其中,不妨发挥共治共管经验,大家商量着找出最优解。
文明社会,宜居生活,惠及你我。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安全、整洁、美观。以硬性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堵住“懒”“散”“占”劣习。在此基础上,以贴心服务让生活更方便。久久为功,文明习惯终将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