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昨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重大工程行动计划,今年将聚焦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行政办公四大重点领域,集中推动197项重大工程,总投资约5225亿元,包括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环球影城北交通枢纽、通马路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儿研所通州院区,环球主题公园力争明年“五一”正式开园等。
平谷线力争于2022年基本完工
会上介绍了2020年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动计划和落实举措,将聚焦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行政办公四大重点领域,集中推动197项重大工程,其中,计划新开工82项,续建115项,力争当年完工71项。总投资约522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857亿元。
重大工程包括基础设施领域80项,包括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环球影城北交通枢纽、通马路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等。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规划中的京唐(京滨)城际铁路近期初步确定的始发终到站,也是城际铁路联络线、远期规划的京哈铁路,以及北京市中心城区至城市副中心市郊列车S1线的重要车站,同时还有地铁6号线、规划平谷线及规划M101线三条轨道交通衔接,该项目初步定于2024年完工。轨道交通平谷线将加强轨道交通对城市副中心、北三县等区域的衔接和覆盖,力争于2022年基本完工。
完善内部路网和公交网络。建成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加快建设东六环加宽(入地)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工程等。广渠路东延工程,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西起怡乐西路,终点东六环路,全长7.6公里。有地面、地下两套系统,该项目初步定于今年内完工。东六环加宽(入地)改造工程,将有效缓解现状东六环路的交通拥堵、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该项目初步定于2024年完工。
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儿研所通州院区开工
重大工程包括民生改善领域83项。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转移布局方面,建成北京学校、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开工建设北京二中通州校区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儿研所通州院区,加快建设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建成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通州区养老院等。
加强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打造精品文体设施方面,开工建设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作为城市副中心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初步定于2022年完工。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初步定于2022年完工。
建成城市绿心、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三期)、张家湾公园(一期、二期)、台湖万亩游憩园(四期)等,开工建设通州区城市绿地建设(二期)、张家湾公园(三期)、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四期)等园林绿化工程。城市绿心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70%左右,下一步将进行灌木和花草种植等,园区运营团队也在搭建,今年9月30日如期开园。
今年还将加快推进行政办公区建设。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是建成副中心政务大厅,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东南组团七个行政办公地块建设,加快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筑基工程,开工建设六合村行政办公地块等。
环球主题公园力争明年“五一”正式开园
重大工程包括产业领域23项,运河商务区方面,建成北京银行商业金融项目,抓好中银集团商业金融等在施项目的建设进度,打造北京财富管理中心和高精尖产业集群。
环球主题公园方面,建成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及配套项目,持续推进首寰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发挥好环球主题公园领头羊作用,打造文创类产业集群。主题公园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总占地面积约为1.69平方公里,包括环球主题公园和度假区两部分,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环球主题公园。该项目初步定于2020年完工,力争明年“五一”正式开园。
台马科技板块将聚焦科技创新功能,集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开工建设国家车联网基地建设项目等。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建设,将开工建设未来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迁入项目)、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提升改造项目、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
谋划城际铁路联络线二期、M101线等项目
会上介绍,为加快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机制保障方面,组建了城市副中心项目推进工作营,下设投资计划、规划设计、工程推进、征地拆迁四个工作专班。在项目储备保障方面,按照滚动发展思路,做好今后三年项目储备,2020年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储备项目112项,重点谋划城际铁路联络线二期、轨道交通M101线和M102线、运河东大街东延、妇产医院通州院区、国际设计周主题园区等项目。
会上介绍,在严格确保开复工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安贞医院等23个重点项目已经复工,其他工程也在抓紧陆续开复工。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