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植茂盛,环境优美。
▲整治前小棚霸占空地。
▲整治后步道畅通整洁。
今年初,家住西城区如意里社区的读者向本报反映,他们家楼下的空地上,有人搭建了很多简易棚,里面堆放各种杂物,棚子几乎将楼前的空地全部占满,更遮挡了一层住户的采光。问题存在几十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报将居民们的呼声及时告知了属地政府。近日,好消息传来: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社区环境改变,居民拍手称快。
这一老大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记者来到如意里社区探访调查。
旧貌
各式小棚霸占楼前空地
方便了个人难为了大家
如意里社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老旧小区,整治之前,这里的环境十分脏乱嘈杂。居民楼没有电梯,半开放式的小区绿化面积缺少,道路年久失修。其中1号楼和2号楼之间的空地上,有一道宽约三四十米、长近百米的通道,里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坊路,路南是2号楼,路北侧有三棵高大的槐树。在大树和楼房之间的狭窄空间里,铁网、彩钢板、木板、塑料板等各种建筑材料,搭建起了无数个破旧、低矮的棚子。私搭乱建挤满了楼前的空地。
“2009年年初就开始有人在楼前空地上自己搭棚子了,刚开始是一两户,放自行车堆杂物,有邻居看到这块空地可以利用,于是,你搭一点,他建一点,慢慢地楼前就盖起了一片‘棚户区’。”今年87岁的老住户王兰志老人回忆说。
楼前空地被占满了,搭建的棚子除了装杂物当储藏间外,有居民还动起了心思,将棚子对外出租,租给卖菜的商户,租给做工程的小老板……一时间,公共空间变成了私人谋利的工具。这些小棚子看似给一些人带来了实惠,但却给大家的生活添了更多麻烦。这栋楼一层住户的建造格局是半地下,开门进屋要下四五节台阶,站在屋内,屋外的平地齐腰高,原本采光就不是很好,门前再搭起一排小棚子,一层十几户人家的采光被挡了个严严实实。不但如此,每逢雨季,外高内低的地势造成雨水倒灌进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外垒起沙包、砖头挡水。“每次下雨,全家出动一边堵水,一边从家往外舀水。”和王兰志老人有相似经历的住户并不少。
在2号楼东侧的拐角,还有一个废品收购点,几十平方米大的空地上,堆满纸箱子、旧衣服、塑料桶等废品,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分类、整理、捆绑这些废品,除了刺耳的噪音外,满眼乱七八糟的废品让每个进出小区的人都倍感闹心。
其实,这些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但苦于这些房屋都是单位的公房,原有的单位或改制或解散,找不到责任方,小区当时又没有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居民从来没交过物业管理费。种种难题让属地无从下手。
解决
征求全体居民意见
设计图纸改了五遍
今年3月,这些老大难问题迎来了解决契机,居民们的呼声得到多方关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等多家单位召开现场会,听取人大代表和居民们的意见。最终大家决定,如意里必须要全面整改。
全面整改并不是一拆了之这么简单,让小区的居民自己提建议,按照大家伙的需求整改才能真正实现为民办事的初衷。
参与拆除和环境整治的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方案,并专门制作了简单明了的PPT,召集居民在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共同商讨。“整改方案公布给大家,最终建成什么样,都用设计效果图演示出来。”新街口街道办副主任关俊成介绍说,居民看到方案后,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诉求各不相同:“棚子拆了,里面的东西暂时往哪放;拆除小棚后,全铺水泥地,一点绿化都没有可不行;楼前建围墙,也不能太高啊;每年雨季的排水问题可得彻底解决了……”
“虽然众口难调,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居民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唯一目标。”按照这个目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由新街口街道办事处环境办牵头,集结了排水集团、城管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派出所、社会办、信访办等八九个部门共同参与。“大家合力推动,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先后更改了五次方案,最终达成一致。”关俊成说,每次在会议室和居民讨论时,遇到实际问题,大家全部去现场看,一起测量路面有多宽,讨论围墙设置在哪里,明确树池要占多大地儿……“整改后的社区是居民们每天居住的地方,他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政府要做的就是尽量贴合他们的需求。”西城区信访办副主任刘宗民说。
其间,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深入到私搭小棚的居民家中,一对一沟通,想方设法做工作,最终消除了他们的疑虑,全体居民签订意向书。开始拆除前,街道还特意为居民提供了暂存物品的仓库,让大家先搬走东西,然后再拆小棚。就这样,困扰大家多年的小棚终于彻底消失了。
新颜
环境大变样
居民喜洋洋
一位几年前从如意里搬走的老住户,今年夏天再次回到如意里,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要不是和邻居确认地点,真不敢相信,小区的样子焕然一新。”霸占小区空地多年的小棚不见了,居民楼前装上了一道玻璃雨搭,雨搭下面铺了一道近两米宽的平坦步道,步道旁是一条古色古香的铁艺栅栏。为通行方便,栅栏上每隔几米还留出一道门。门外地面有一个角度极小的斜坡,走路并不觉得有坡度,但到了下雨天就显出效果来,路面的积水顺着斜坡流到小路上,再顺着小路流到路尽头的下水道,雨天路面不再积水,居民敞开房门,雨水也不会倒灌。栅栏外步道上的大树下面,砌上了几个树池,圆形的树池边沿安装了一块块木条,既保证了树木根部存水,又方便居民坐在树下乘凉。路边每隔几米摆着一个木制的花箱,里面种满了各种绿植花草,穿行其间,满眼的绿色透着安静祥和。
看着眼前的景象,居民们满意地说:“小区现在的样子才符合‘如意里’的名字。”
1号楼前还立着一个两米高的木制藤蔓架,横梁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感恩亭”三个字。“这是我们居民自己挂上的牌匾。”老人王兰志说,作为一个有6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他深深体会到基层干部们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作风,家门口的事让老百姓共同参与,最后受益的是整个小区的居民。
记者手记
和风从哪儿来
“人人参与、家家受益”,这八个字是当初悬挂在如意里小区的一条宣传横幅,动员居民签字拆违建。这件事涉及每一户搭建棚子居民的利益,强拆不是办法,不拆小区又乱得不成样子。从区级到街道的各个部门,始终把小区居民的意见放在第一位,从第一张整改效果图开始,就组织居民公开讨论、共同修改。居民不同意,改!居民有诉求,改!反反复复改了五次,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大家意见的整合。全体居民签字同意,拆棚顺利进行。
如意里社区的改变过程,充分体现了居民事、居民议,政府部门全程做好服务。居民事、居民议,和风自然就来了。
针对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的问题,街道办事处还用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物业公司,保洁、维修这些事有专业的公司来做,业主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慢慢接受“花钱买服务”的理念。这种良性的治理方式化解了矛盾和对立情绪,社区和谐自然不远。
本报记者 杨晓斌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