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田园焕发新生机
——5.8万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梅
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96万余人。其中,有5.8万人选择回乡创业,实现年产值180余亿元;创办企业2.58万户, 其中规上企业1054家,实现产值30.41亿元,吸纳就业13.25万人,为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积极力量。
3月11日,青川人田娟在工厂叮嘱工人认真对刚生产出的玩具上色、剪水口、组装、移印。 五年前,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及我市对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大力支持,田娟与爱人毅然从广州回到青川县三锅镇成立展俊塑胶玩具有限公司,带领三锅镇60多名家庭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产品远销海外。 在广元,像田娟这样回乡创业的人有很多。
返乡下乡创业成趋势 年均回引3000余人
惊蛰起、万物生,厚厚的泥土下,各种生命蓄势待发,做好破土而出的准备。
天刚蒙蒙亮,欧高全来到菌棚,轻抚地里刚刚冒头的羊肚菌,仔细观察其生长情况。“受气候影响,今年羊肚菌出菌时间较往年晚了半个月左右,但不影响这一季羊肚菌生长及销售。”欧高全介绍。
今年欧高全在利州区白朝乡白朝村共栽种羊肚菌70亩,按市场价最低 600元/斤干菌算,预计产值达100多万,且销路一点都不愁。这个曾经的打工人员,在返乡下乡创业的热潮下,利用土地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农民工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建立市县党政领导回引负责制,组建返乡下乡创业回引工作专班,利用市级返乡创业协会,分片区、定人群、组团式开展回引恳谈和项目推介,年均回引返乡创业人员3000余人。
周俊英便是这3000余人中的一员 。在周俊英看来,如今,我市正着力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在土地租金、税务、政策、金融等方面均有足够优势,能支撑起大家回乡创业的激情和信心。
目前,我市已建立国家级创业示范基地1个,县建返乡创业示范园37个,乡镇建创业园区135个,村建创客驿站370个,累计入驻项目3164个。
“新农人”回到“老地方” 乡村振兴有我参与
在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90后小伙杨帆身穿着迷彩服在地里刨土、种地、栽菌,身为一名“新农人”,杨帆曾在成都做过话务员、从事过安检工作。6年 前选择回乡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食用菌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木耳、香菇也通过了农产品有机认证,受到全国 各地线上线下客户的青睐。2021年,所生产的农产品产值已达200多万元,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椴木香菇、木耳,其中种植大户就有5户。
不止杨帆,舒甫明、邓小燕、邢蕊都纷纷回到“老地方”当起了“新农人”,开民宿、办农庄、开工厂……其中不少人都被推选进“两委”班子。
正如邓小燕所说,身为80、90后,有幸参与乡村振兴,也是时代的宠儿,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依靠文化、技术及资源的优势,让农业也能成为一件“洋气事”。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农民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积极招引各类人才加入乡村振兴队伍,第一时间成立了农民工暨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群体和特色产业发展,免费开展“普惠式”种养殖培训、“诊断式”产业培训和“引路式”创业培训;邀请专家为我市种养殖业销售、电商直播带货等创业者进行“把脉问诊”,因地制宜地给出发展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资金支持方面,我市积极筹资1 亿元建立广元市创业小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行“政府 银行 担保”融资供给模式,“2021年,我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市创业小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国刚介绍。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和创业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深化返乡创业企业困难问题会商制度,常态化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为我市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