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转产口罩保持了产能稳定和团队稳固
疫情之下,跨境平台注册用户快速增长、消费者购买频次明显增加、社交电商平台流量暴增、跨境电商独立站快速发展……这些被疫情危机快速打开或拓宽的路径,让跨境电商在受影响的同时也迅速找到了新出口,为外贸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更快复苏。
□本报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张国燕 文/图
面对危机主动转型 实现逆势增长
订单被大幅取消,物流价格暴涨,团队稳定遭遇挑战,疫情发生后,泉州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倍感压力。
“泉州跨境出口以户外鞋服线为主,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居家隔离,对户外产品的销售影响特别大,年初的计划也全部打乱。”一名泉州跨境电商卖家称。
利用业务冷淡期,不少泉州跨境企业进行了内部管理的优化提升,以及利用现有的产品线优势快速转产,客观上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福建新时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本主营业务为泳装,疫情发生后,新时颖快速开发设计适合疫情期间居家和外出纺织类产品,转产家居服、布口罩等,原本130多名的泳装厂工人,也顺利实现转岗。保持了产能稳定和团队稳固的同时,新时颖也从疫情开始阶段的“贴地亏损”顺利过渡到目前整体业务基本恢复。
迎战危机,主动突破。一些原本只是为疫情做的短期调整,却意料之外地帮助卖家打开了新的市场通路。记者了解到,部分转型室内办公、家居产品、室内园艺装饰、卖直播装备、剪发器等的泉州卖家,不仅在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新产品线还成为长期“饭票”。
面对疫情形势好转 冬季或有翻盘机会
泉州跨境电商协会会长、新时颖公司负责人林时乐表示,跨境电商出口肩负着三个重要的责任: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带动国内品牌国际化、承接国内电商转场。他提醒卖家,要注意疫情过后资源响应不足或滞后的问题,“最怕的是疫情来的时候没有准备,疫情去的时候也准备不足。”
在林时乐看来,由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行业特性,疫情上半场,因为都在卖库存,资金周转整体比传统外贸好一点。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国外消费逐渐复苏,冬季或有翻盘机会。服饰类卖家对于冬季的选款必须要比以往更用心、准备更充分,同时做好营销投入,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国外消费者 线上购物习惯还在进化
任何危机都会快速打开路径,以前可能需要三五年,现在或许只需要一年。危中藏机,绝不仅仅是一句鼓励士气的话,更是许多企业亲身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真实感受。
疫情让跨境电商企业元气大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经营环境的变化。疫情期间,国外消费者同样长时间使用线上社交平台,例如抖音国际版(TikTok)。仅5月份,跨境电商行业就爆出两声来自社交网络平台的“惊雷”:TikTok上出现开通购物车账号,可以直接跳转官方亚马逊店铺;Facebook宣布决定上线“商店”功能,形成平台内购物闭环。社交平台的流量变现,带动了社交购物的暴涨,快速催熟新商业模式。这同时也说明国外消费者线上购买的习惯不止在养成,还在进化。
福建跨境电商卖家主要依托第三方平台,如今,独立站的风口已经来了,泉州有自己的积淀,快速跟进,依然有红利。跨境电商从业人士认为,跨境电商下半场,卖家不只要关注零售,还要重点研究小额批发出口。
尽管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已逐步恢复,但痛点仍旧不少,当下最困扰卖家的莫过于物流慢、费用高。
泉州钰乘礼品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蒋与政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的跨境订单暴涨10多倍,但传统海运排通路不畅,空运产品占30%左右,而空运的费用也从一公斤20元左右,一路上涨到120元左右,一天一个价。“4-7月是礼品销售旺季,但货出不去,而且海上还飘着10多个货柜,资金周转压力很大。目前钰乘还有100多万美金的跨境订单货没法发出去,海外仓60%的货都在断货,已经接近临界点的极限。”蒋与政说。
来源:泉州晚报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