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起航,青岛的物流枢纽价值不断凸显,物流大佬加速抢滩青岛。
8月底,青岛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德邦快递山东总部智慧产业园项目(简称“德邦山东总部项目”)批前公示。仅相隔不到半月时间,该项目已完成桩基实验,推进迅速。
根据规划,这里不仅要建设区域职能总部结算中心、高科技分拣设备投入基地、国际航空中转站等,还要聚集物流生态企业,打造德邦零担快运业务新的战略增长点。
尽管公开信息有限,但从“区域总部”“新的战略增长点”等关键词来看,德邦山东总部项目定位高、分量重,是大件快递龙头德邦着眼全局的重要落子。
除了德邦,目前在册的42个青岛“十四五”规划建设物流园区项目名单中,还有京东、苏宁、中国外运等耳熟能详的物流巨头。它们中有些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布局青岛,如今正加码,物流园区项目投资额在数亿元甚至上百亿元。
它们为何而来?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物流业更是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肩负使命的物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青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辐射范围广、节点作用强;承接国家战略,是我国类型最全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面向东北亚的4F级国际枢纽机场,以及优良的深水港、纵横交合的铁路线等,都是物流产业最坚实的基建设施;这里还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
企业强,则产业强。开放场景,分享机遇,相互成全……青岛定能赢得更多实力强劲的“物流合伙人”,成就国家物流枢纽的愿景。
01
德邦布局青岛的深层考量
在国内物流界,有25年发展历史的德邦以低调稳健和长期主义著称。即使已经登陆A股市场多年,仍专注于主业经营,保持较低的资本曝光率。因此,德邦对外投资的每一步,都格外引人注目。
8月27日,德邦物流山东总部建设迎来重大进展。当天下午,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德邦山东总部项目批前公示,对该项目规划方案进行社会公示:建设地点位于胶州市李哥庄镇,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190亩,主要建设区域职能总部结算中心、高科技分拣设备投入基地、国际航空中转站等。 公示的信息内容有限,却进一步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德邦究竟用意何在?
区域总部,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面向一个区域设立的总部机构,让总部的辐射距离更短更高效,可以更好地统筹管理区域内业务资源,具有战略意义。
近年来,德邦加紧完善全国布局,上海虹桥新总部园区开建,西南总部基地项目落地成都双流,西北总部项目落地西安经开区,福建总部暨厦门智慧物流产业园开建……
与网点、分支机构相比,德邦对区域总部的布局势必审慎。
去年底,投资1.5亿元、占地5.2公顷的德邦快递辽宁总部智慧产业园项目在大连自贸片区开工。德邦称,该项目将致力于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是德邦快递加快推进全国战略布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带动企业升级运营、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布局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节点。
由此可见,投资高达7亿元的德邦山东总部项目分量会更重。从业务角度看,德邦对该项目寄予厚望,视其为公司战略的新突破点。
此前,胶州市李哥庄镇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德邦山东总部项目计划引进先进的自动分拣线,采用即装即卸自动分拣模式,实现货不落地、快进快出、高效分拣,打造零担快运业务新的战略增长点。
“项目投产后,将促进‘互联网 ’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起现代物流服务生态圈,聚集互联网服务、智能物流服务、智能物流研发设计及装配类企业,成为智慧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产业园区,对胶州市、乃至青岛市物流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以全网型零担快运起家的德邦,如今的核心业务板块仍然离不开零担快运。德邦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89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大件快递业务实现收入91.68亿元,同比增长33.67%;快运业务实现营收52.80亿元,同比增长18.76%。
虽然快运的营收增速不低,但德邦股份的净利润遭遇大幅度下滑。一方面,德邦所处的快运市场相比于数年前迎来了更多的实力玩家,除顺丰外,老牌快递企业百世、中通、韵达、圆通等纷纷发力快运市场,外部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德邦自身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内忧外患之下,德邦面临较大挑战,亟需战略性转型升级的项目破解发展困局。
02
青岛物流枢纽地位提升,价值凸显
物流企业的区域总部选址离不开对城市区位、交通设施、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的考量。
发展物流业,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沿海区位优势。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双定位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所在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和港口门户城市。
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这样的区位无疑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聚集点。
交通是制约物流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城市有了区位优势,还要有过硬的基础设施。
海运方面,青岛拥有全球知名的深水良港。在海上,从青岛港口延伸出去的198条海上航线,连接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2020年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五;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东北亚第一。
陆运方面,青岛不断织密公路、铁路设施网络。2020年,青岛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294.318公里、货运铁路营业里程405公里;港口集疏运铁路及铁路专用线较2017年增加30.21公里;开行中亚、中欧、中蒙等国际班列6条、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55条。
空运方面,今年8月正式通航投运的胶东国际机场,打开了青岛提升机场国际枢纽功能的发展空间,弥补了以往青岛航空物流短板,为胶州乃至青岛的物流业带来新希望。
此前,德邦山东总部项目负责人就曾表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面向东北亚的4F级国际枢纽机场,新机场启用后将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丰富的国际航线也将极大满足德邦快递跨境物流的通道需求。
事实上,围绕胶东国际机场强大的航空资源,一个千亿级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正在胶州加速聚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2021年,胶州就新签约物流项目18个,总投资25亿元;胶州在建物流项目14个,总投资约160亿元。截至目前,胶州注册物流企业达到200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36家。
正是基于区位和交通优势,青岛在国家物流格局中的位置愈发显要。2019年,青岛成为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青岛被分别定位为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我国类型最全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
日前,《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列出了42个青岛“十四五”规划建设物流园区项目,包括苏宁(上合)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京东跨境电商及智慧物流园区、中外运(上合)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一众物流大佬的布局项目。
其中,京东早在2018年就全面启动了亚洲一号青岛智慧物流园,投资高达20亿元,将其作为京东物流布局山东、服务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支点。
03
青岛物流业的“必由之路”和突破点
物流大佬加速涌入青岛亦是为了抢抓物流业新一轮发展的窗口期。
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物流作为社会流通体系的基础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陈文玲指出,要真正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物流体系和连接全球的物流体系都必须高效、顺畅。中国一定要建立高标准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推动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提高效率。
“十三五”时期,青岛物流业呈现出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良好态势,夯实了经济社会运行的底盘。2020年,青岛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8.5亿元,较2015年增长44.0%,占GDP的比重为9.7%,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新发展格局中,肩负畅通内外循环的国家物流枢纽重任的青岛,要抓住机会,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让现代物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现代物流产业绝不能是孤立的存在。当下青岛的物流业主要存在与城市空间、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的协同匹配程度不高,与先进制造、商贸流通的融合创新起步较晚等短板。
融合是青岛物流业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应当着力推进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尤其是推进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与先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等多种物流资源向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园区集聚。
创新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物流业也不例外。青岛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在加速与产业融合的同时,还要推动物流产业跨界创新。物流业牵手数字化、智能化,是摆脱低价竞争、获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近年来,青岛一直在大力招引这样的跨界创新项目,为物流业立起发展标杆,并以此为磁石,串珠成链,搭建生态圈。
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至关重要又任重道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青岛在全面发力的同时,更要铆足劲在突破点上着力,以引进德邦、京东、苏宁等物流大佬为契机,通过行业龙头带动产业能级提升,一步步实现既定目标。
来源:青报观象山 作者 | 长亭 策划 | 沈默